改善扭傷後遺症
反覆扭傷真的有夠煩!好不容易痊癒的腳踝,一個不小心就再扭傷!你知道嗎?這可能不是倒楣,而是「扭傷症候群」,今天來分享兩種運動可以改善腳踝扭傷問題,一次跟玻璃腳踝說掰掰。
踝關節是所有關節最常見骨骼肌肉損傷,佔了80% ,其中發現在三年內,會再發生扭傷的後遺症,這些後遺症可能的原因有兩個:
一、沒有完善的物理治療
二、腳踝的角度(背屈)缺陷
今天要分享的是 2017 年的研究,研究針對剛腳踝扭傷 4-7 天(急性後扭傷),且在扭傷後訓練運動還是會疼痛的人分成兩組,並給予每次50-60分鐘、十組、共六週的治療,分別有兩種治療方式:
主要探討的部份如下:
一、疼痛
二、功能性測試表現(單腳跳...等)
三、平衡表現(Stability Index; SI )
四、角度
這個研究得到了以下結果:
一、平衡訓練的成效:(療程結束以及第八週追蹤):腳踝的角度(背屈)上有顯著的改善、 疼痛有顯著下降、平衡表現(額狀面)上也有顯著改善、功能性平衡測試也有顯著改善。
二、PNF的成效:療程結束以及第八週追蹤):因爲PNF特性的關係,適合運用在無痛的病人上,且能增加腳踝的角度(背屈),疼痛有顯著改善、功能性平衡測試也有顯著改善。
所以我們從研究中可以得知,扭傷後的平衡訓練,能夠大幅改善疼痛、角度、以及功能表現,所以不要忽視每次扭傷!並且,在先前的研究也有證實 PNF 針對慢性動作不穩定(可以回顧Amber的文章)的人有明顯的功能改善。
雖然在各項測驗來說,平衡訓練組的改善成果比 PNF 要來得好,但再細看兩組之間的差別便能發現,在平衡表現方面,PNF 組勝過於平衡訓練組唷。
但不管是哪一組,研究都是在最後八週疼痛都有顯著改善,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針對疼痛其實是沒有改善的,可能是因為扭傷還在恢復的關係,因此不管是平衡訓練或者PNF,在八週之前疼痛都會持續發生。
那這次的研究發現兩種效果都有,那我們要怎麼對對症下藥呢?
一、如果目前病人還在末端角度還在疼痛的狀態,建議可以先做平衡訓練來改善,那如果想要特別改善在末端角度的動作控制,可以試看看採用 PNF。
二、PNF的訓練因為包含膝關節、髖關節,因此在對整體下肢動作表現才會有顯著的改善。
三、文獻中有提到,平衡訓練會在不同平面來做動態練習,因而改善腳踝動態平衡,因此建議:改善動態平衡不建議使用 PNF。
最後......腳踝承載了整個身體的重量,一但受傷問題也是非常多,會影響到膝關節甚至髖關節,建議有腳踝任何問題及訓練請找物理治療師以及相關專業人員。
其他人也看了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英文常叫 pump bump,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導致滑液囊發炎......
減重手術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能降低女性的罹癌機率!
許多過重的人,在嘗試許多方法失敗之後,可能會開始考慮進行手術,研究證明,減重手術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可以減少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登入中
文妤 王
作者
王文妤 Amber Wang 物理治療師|分享專業知識擅長物理治療、運動傷害、專業分享、動作控制、長者物理治療、淋巴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