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小孩寫作業,要品質,不要緊盯

目標慢慢加 孩子做得到

高品質的陪伴不論在寫功課或生活作息上都很重要,舉凡孩子寫作業拖拉、賴皮、哭鬧等問題,唯有家長耐心、用心找到「行為背後的需求」,才能找到切入點,與孩子真正進入有效的互動,而不是像上篇(家長不再頭痛!專家傳授改善孩子「寫作業拖拉」的方法)志豪與媽媽一樣,進行負面、無效的惡性循環。

劉明麗老師提醒家長「行為會說話」,陪伴時觀察孩子異常行為背後的動機,像困難點在哪裡?孩子是否想逃避什麼?像前面的案例,也許志豪不是故意拖拉,而是不理解數學,建議媽媽回頭檢視孩子在哪個環節難以理解,也許是國文程度太差,看不懂題意,或是不熟九九乘法,以致難以完成除法,先找出問題,再和老師討論怎麼協助孩子。

 

此外,家長可檢視自己是不是「問題製造者」,再重新思考、重設(表單上的)目標。有些問題是家長製造出來的,例如:孩子寫完功課,父母又給更多評量,小孩感覺作業永遠寫不完,所以開始拖拉,藉此逃避寫評量;或是家長要求低年級孩子,字要寫得又快又漂亮,不然就擦掉重寫,但孩子現階段能力無法做到,感覺很挫折。

劉明麗老師提醒,「不要要求孩子一次就做到最好」,應循序漸進,先接納孩子現在的情況,設定階段性目標,例如:考及格→考70分→考80分→考90分。有些孩子這4階段可一次到位,但有些孩子需要時間慢慢進步,家長要依孩子的能力來設定「合理目標」,並給予時間讓他熟能生巧,太急於求成,只是徒增彼此挫折感。

有些家長擔心一直陪伴小孩做功課,陪久了會讓小孩依賴,其實,高品質、有效率的陪伴是階段性任務,重點是「要從陪伴中找到問題並解決,甚至營造出親子同心面對挑戰的趣味性」。當問題解決了,孩子自然不需要家長繼續陪伴,能自行完成功課。

 

如果以上重點都做到了,卻發現孩子有特殊情況,像是「昨天會寫的,今天都不會了」,劉明麗老師提醒,應尋求導師、輔導室或醫院的協助來找出原因。


雜誌 大家健康
雜誌 大家健康

作者

《大家健康》雜誌是董氏基金會於1985年創刊,提供各類健康資訊供民眾參考。經過多年的改版與調整,現行的《大家健康》雜誌,已朝向專業的健康生活雜誌邁進,適合一般大眾學習身體自我保健。每期都有日常生活的健康主題,透過深入淺出的報導,讓讀者獲得實用的保健常識。《大家健康》每期固定單元有「SMART醫療」、「親情巧克力」、「親子甜甜圈」、「吃出健康」、「心靈活水」、「健康新知」、「元氣生活」等。


其他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