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用慢跑當暖身?換個方式更有效!
「慢跑操場兩圈當暖身後,再回來運動喔。」這是從小體育課常聽到的一句話,日後成為心中根深蒂固的運動前暖身標準。不過只把慢跑當成暖身,是不足夠的喔!以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會(National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簡稱NASM)的建議完整的暖身包含四個部分:
-
滾筒按壓肌筋膜
-
靜態伸展
-
動態伸展
-
針對運動項目的特定動作
而其中「動態暖身」是現代科學研究中,被發現對於運動表現、預防運動傷害等都有很好效果的一種暖身方法!動態暖身相對於大家熟悉的靜態伸展,我們需在活動的狀況下,使肌肉反覆「拉長」與「縮短」,且動作需連續並盡量達到最大角度。主要的暖身效果來自於允許身體在保持肌肉彈性的狀況下牽拉、誘發肌肉收縮、提升核心體溫、活化中樞神經以達到預防運動傷害發生的目的。
高抬腿前進
-
以彈跳動作前進,膝蓋抬高超過水平面(抬到最高)
-
膝蓋朝向正前方,腰桿打直
-
目標肌群:髖屈肌、小腿肌、股四頭肌、臀肌

士兵走路
-
膝蓋打直,向前上方踢,用對側手碰觸腳尖
-
軀幹盡量打直,若柔軟度太差可以微彎膝蓋
-
需控制動作速度,左右交交替往前走,不可以用甩的
- 目標肌群:腿後肌群、小腿肌、臀肌;核心肌群

弓步蹲轉體
-
雙手平舉直立站姿,弓箭步往下蹲
-
同時將身體轉向一側(膝蓋在地上的那一側)
-
頭跟著手旋轉,保持下半身穩定不動,骨盆正向前方
-
目標肌群:腹斜肌群、髖旋轉肌群、股四頭肌

毛毛蟲前進
-
以大熊趴姿開始,雙腳不動,雙手往前爬
-
呈伏地挺身姿勢後,雙手不動,換雙腳往前走
-
記得保持膝蓋與軀幹打直,核心穩定
-
目標肌群:核心肌群;下肢大肌群、上肢大肌群

有沒有發現動態暖身結合了強化與伸展兩個部分,這樣核心溫度能提升,肌肉和關節能更保有彈性喔。下次不妨在運動之前加入動態暖身吧,會比單純慢跑作為暖身更有效果呢!
想看更多圖文,可以到 𝐇𝐢𝐁𝐨𝐝𝐲 嗨健康 | 物理治療 𝐱 運動 |看看唷!
也可到 HiBODY 嗨健康 最貼近你生活的圖解健康學 看更多健康專欄文唷!
其他人也看了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登入中
琳玲 物理治療師
作者
HiBODY嗨健康的品牌創辦人,以插畫為主軸的圖文創作,分享最貼近你生活的圖解健康學!想要遠離腰痠背痛、運動傷害與姿勢不良,歡迎追蹤她的Instagram帳號:@hibody_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