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手指真的會讓手指變粗嗎?會不會容易關節炎呢?
但如果有在關注折手指的朋友,有些人可能會看過 2015 年的一篇研究報告,它提到我們折完手指後,裡面的氣泡並沒有消失,反而存在於我們的關節中長達二十分鐘之久,所以這篇的文章作者提出不一樣的看法,認為折手指產生的聲音產生於氣泡生成時,而非氣泡破裂時。
之後又有另一篇研究問世,使用數學模型的方式呈現,計算可能造成關節聲響的原因;而研究中顯示,當關節內氣泡產生時確實是可能造成聲響,但是音量遠遠小於折手指時產生的聲音,反倒是氣泡破掉時產生的聲音比較符合我們耳朵聽到的那種分貝量。而且他們發現氣泡不需要全部破掉就能產生足夠音量,只要有部分氣泡破裂就能產生足夠音量。
所以我們折手指時產生的聲響應該是氣泡破掉而來,只是不需要全部破掉,只要部分氣泡破裂即可就可以製造蠻大的音量,另一些氣泡留在關節內。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大部分研究都傾向是氣泡破裂才發出聲音,但卻有個研究顯示折手指完之後還是有氣泡殘留在關節內。不過這些是證據比較多的主流說法而已,畢竟儀器比較難捕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關節狀態的變化。這同時也表示這些研究未來還是有可能被推翻。
在了解了折手指的成因之後,大家應該都會好奇,那這樣折手指會不會造成什麼影響呢?國外有一位醫生做了身體實驗,他從年輕時就只有折左邊的手指,完全不碰右邊手指,這樣下來六十年之後,他的左手指並沒有比右手指粗,也沒有關節病變之類的問題。
當然只有一個個案證據力相對薄弱,而在研讀過其他研究報告後,雖然有零星的報告顯時頻繁折手指會比較容易有手指腫脹感,或是握力有些微下降,其他都是顯示沒什麼明顯差異的,不會讓我們關節產生明顯的關節問題或是疼痛;但這也不代表可以肆無忌憚的折手指,因為至少可以確定太過頻繁的折手指會讓關節反覆承受不必要的壓力;再來是因為折手指時需要把手指放在一個比較大的角度之下,這種大角度可能會讓關節或是韌帶比較鬆。
我個人建議是可以偶爾折手指來紓緩關節,但還是要盡量減少動不動就折手指的習慣,因為前面研究的受試者折手指大約都是一天個位數的頻率,但如果一天折了十幾次以上,最終的結果不一定和前面的研究結論相符。
那折手指的聲響狀況是否可以套用到其他關節呢?答案是可以!
如果其他地方的關節跟折手指一樣,是發出聲響後過一段時間才能再發出聲響,屬於同一類因為氣泡破掉而產生的話,在不會有任何不舒服的情況之下,不需要太過擔心。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物理治療師 Hunter
作者
Hunter ,一位熱愛運動健身的物理治療師,希望能藉由寫文章、拍影片來分享一些有關於「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常見運動傷害」、「傷後訓練」和其他醫療保健知識,目前也擔任英國 CMS 動作控制培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