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可以治療的嗎?
扁平足患者常見的症狀包含,走路重心不穩、容易腳酸、腳底痛甚至腰痠膝蓋痛等...
一般在討論足弓,指的是足底的內側足弓。內側足弓是由跟骨、距骨、舟狀骨、三塊楔狀骨及第一、二、三蹠骨所組成,且會藉由脛後肌、屈拇長肌、屈趾長肌、屈趾短肌、外展足拇肌以及韌帶以提供支撐。
造成扁平足,分為先天及後天的因素 :
-
先天因素:先天性跗骨黏合、先天性韌帶鬆弛、遺傳因素。
-
後天因素:足部太早承重、肌肉無力缺乏運動、發展遲緩或肌肉骨骼神經病變、肥胖或懷孕。
扁平足又可分成兩類,功能性扁平足及結構性扁平足。
那甚麼是功能性扁平足?功能性扁平足承重時足弓會塌陷;非承重時可看見足弓的形狀,而此類扁平足是可以透過加強足部肌肉訓練,來改善足弓的高度哦,不一定需要使用鞋墊。

這篇針對功能性扁平足提供以下三個運動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一、腳底按摩球:
首先腳底踩按摩球,接著做前後滾動,也可以搭配腳指往上往下進行動態牽拉,一組 15 次,做 3 組。

二、縮足運動:
將大拇指蹠骨往腳跟方向縮短拱起,維持 5~20 秒,一組 10 下,做 3 組。切記!過程中腳趾不可過度用力去摳地板。

三、踮腳尖運動:
首先在腳踝內側夾球,接著進行踮腳動作。雙手可拿重量增加難度,15 下一組,做 3 組。

原文出處:瞻恒物理治療
其他人也看了
越老跑越慢?物理治療師:沒運動的人才會越跑越慢!
越老就一定跑越慢嗎?研究發現跑者僅管隨著年齡增加,肌肉骨骼結構跟年輕時相比確實退步了 10–20%,但心肺功能在維持訓練的狀況下衰退的似乎沒有這麼多.......
退化性膝關節炎不敢走路?物理治療師:日行 6000 步防退化
物理治療師 Danlel K. White 探討日常走路與退化性關節炎功能受限相關性,給予醫療從業人員及民眾明確建議:每天 6000 步,關節炎伴隨失能發生率降低一半......
明明健康卻覺得有問題?小心中了反安慰劑效應
反安慰劑效應是什麼?反安慰劑效果是指出一些信念或預期等心理效果,可能會導致疾病產生,白話說就是在網路社群媒體上看了關於身體健康痠痛的資訊,便覺得自己得病了......
登入中
Revival Physical Therapy
作者
首家結合物理治療及運動訓練的物療治療中心
“We Connect We Exercise”
官網:http://revivalt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