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學院專欄
穿高跟鞋走路,走的慢而且容易受傷

上次我們介紹過穿高跟鞋走路對於膝蓋的影響,它不但會讓我們關節間壓力變大,也會改變我們行走步態。2012波蘭的生物力學專家Anna Mika的研究『高跟鞋對於青年及中年女性運動學及肌肉使用上的影響』,比較不同年齡層穿著高跟鞋行走時的差異,發現不管妳多年輕,高跟鞋都會對於下肢大肌肉造成影響。
這篇發表於步態與姿勢期刊的研究,全面性的探討高跟鞋對於下肢步態的影響,專家們找了31位20-25歲的女性以及15位45-55歲的女性,要他們在三種狀態下行走,分別是赤腳、4公分的低跟鞋以及10公分的高跟鞋,並且利用動作分析系統(定位攝影+測力板)來分析行走時下肢各個關節的位置,並搭配肌電圖來判斷不同步態時期肌肉使用的狀況,包括腳跟剛著地時期以及腳尖要離地時期,前者為走路時承受衝擊力的瞬間,而後者為行走時腳板推進完的剎那。
實驗結果發現,不論年輕與否,在大腿前側股直肌、小腿肚內側的腓腸肌以及小腿前側的脛骨前肌的使用都大幅增加,而關節動作方面則發現,高跟鞋走路在腳跟著地時膝蓋彎曲角度會顯著下降,且腳踝的外翻動作也受到限制,這代表穿高跟鞋後我們膝蓋用不同的方式來因應地面的反作用力,而腳踝受到的限制也會降低行走時的穩定度,使得關節更容易發生退化,而過度使用的肌肉也會增加肌肉疲勞程度,甚至改變小腿肌肉的構造,造成緊繃。
很多時候為了求美觀或者商務需求,我們都會穿高跟鞋在外行走,但知道高跟鞋對於人體上的影響後,我們可以有更聰明的作法,例如選擇4公分以內的鞋子是比較安全的範圍,或是用替換的方式,等到時間到了再去廁所換上高跟鞋,然後美美的出場!若妳是特殊的需求,例如舞者或表演者,必須穿著高跟鞋跳舞,那就建議在表演結束後,加強活動被限制的關節,並放鬆過渡使用的肌肉們,以維持下肢的健康唷!
其他人也看了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登入中
Will Lee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