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是人的第二顆心臟!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挑選鞋子
「你都穿哪雙鞋練習跑步呢?」
我通常會問來找我動作檢測的個案這個問題,鞋底是我們跟地面接觸、接收反作用力並加以應用的第一現場,使用一段時間,鞋子會自動留下一些訊息。穿什麼鞋、如何挑選也常常是跑友間的話題,因此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如何挑選跑鞋和買鞋的考量。
了解鞋的構造與自己的足型
首先,除了大家應該都知道的鞋的尺寸,實際上還有以下構造:楦頭、鞋底、套頭、內底、鞋杯、鞋面、鞋墊等,因此建議大家還可以從腳掌的寬度、厚度等去觀察。另外如果本身有內旋足、扁平足或高足弓等問題,則要考慮是否需要挑選較具支撐性的鞋款,或是穩定的足跟杯。
如果真的不是很確定自己的足型,可以先想想看過往哪些鞋款穿起來比較舒適,跟大家討論時會比較有方向。
在試穿時,可以將腳往前頂到底,腳跟處應該可以塞入食指的厚度。(或是穿好鞋時,腳趾最長的地方還有一公分左右的空間)如果本身有訂製鞋墊,也要帶著鞋墊去試穿,因為鞋墊會壓縮鞋子套頭空間。第二個則是在踮腳尖時,鞋面皺摺要吻合大拇指球的折點,不要有異物感或摩擦感。
了解鞋子用途
有些人打算在公路、操場跑,有些人則是打算越野跑。都是跑步,不同的地形也會有不一樣的鞋款建議。通常越野鞋的鞋底會較防滑,鞋面可能防水;而一般路跑鞋則可能會考量輕量、舒適感。
另一個則是考量練習用和比賽用,或是打算順道當走路鞋。目前市面上各家廠牌幾乎都有碳板鞋,碳板具備輕量、有效傳遞地面反作用力等特性,但並不適合用來走路,因此通常碳板鞋較常作為跑步專用鞋。此外,碳板鞋通常也較為昂貴,並不是越貴越好,在購買前可以多問問周邊跑友的心得並試穿,相信自己試穿的感受,再決定是否要購入。
鞋墊的考量
我常常被問到需不需要墊鞋墊或是做半/全客製鞋墊,這個需要透過實際評估才能給答案。一般來說,會建議如果沒有明顯結構問題、沒有疼痛、無異常的鞋底磨損和繭,不太需要做鞋墊;不過如果本身試過很多雙鞋都覺得不舒服,或是足型結構有問的人,可以考慮是不是要做鞋墊。
原文出處:如何挑選跑鞋
想看更多嗎?歡迎到 賴冠帆物理治療師的 IG 唷!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賴冠帆 物理治療師
作者
臺大物理治療所碩士。喜歡享受並體驗生活,在體驗的過程中發現物理治療無所不在。物理治療師是生活、工作、運動表現和競技的好夥伴,透過評估安排後續治療,並視個案需求轉介至其他專業。協助個案解決肌肉骨骼疼痛和動作控制問題、針對骨科術後族群與特殊族群給予運動處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