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不舒服,能不能做有氧運動?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調整
這是在診間最常聽到患者擔心的問題,身體的疼痛像是剝奪了各位運動的權利,讓運動愛好者們緊張擔憂不已!
大家會好奇,這樣的傷還能繼續從事自己喜歡的運動嗎?身為治療師的我,與各位溝通的一直都不是身體受傷後,就非得復健一輩子!我不希望自己成為患者長期的依賴,而是支柱與生活錦囊妙方!
治療師的工作「治療操作者」也是「康復規劃者」
當我們在一同討論治療策略會包括短、中、長期的目標設定,
-
短期:
處理身體疼痛問題,像是徒手治療、儀器治療等。
-
中期:
矯正及教育身體正確使用方式,像是運動治療、大腦與神經連結的功能性訓練、幫身體打基礎、學習使用該動作主要參與的肌肉發力等。
-
長期:
帶給你明確的觀念及強化身體的資訊,像是轉介訓練、提供訓練方針、轉介教練指導等。
或許一開始初到診間,身體狀況較不穩定時,我會認真跟你討論暫時停止做某項運動或某個動作,但也會在每次治療裡,帶你看到自己身體的改變!
「傷後害怕再一次受傷的心魔」是需要身體強度與信心的建立,在還沒準備好之前,貿然的行動容易讓信心大挫!
最後總希望鼓勵各位勇敢離開我們,並踏回運動健身的行列,在那這之前,評估身體狀況並提供你錦囊小妙計,逐步回到自己喜愛的運動,讓身心變健康,是你的事、我的事、我們的事!
如果您是因為身體不適而無法從事運動的愛好者,一定要好好與您的治療師討論及配合,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與不適合的處理方式,在此提供幾個大方向給身體走向穩定且已被批准可漸入運動行列的朋友們!
腳踏車對脊椎需求
-
上頸椎易過度伸直。
-
胸椎前彎。
-
腰椎前彎。
如何調整
有上頸椎不穩定者,可減少身體前傾角度來執行。
行走、跑步對脊椎需求
- 直立姿勢強調正確脊椎曲線:走路、跑步(站立終期) 強調腰椎伸直姿勢。
如何調整
頸椎微點頭收下巴,肩胛骨內收,手臂輕鬆擺動可強化頸椎穩定。
注意:跑步對椎間盤損傷或退化性關節問題者傷害風險較大,不適合在身體條件尚未穩定前就輕易嘗試。
爬樓梯對脊椎需求
- 抬腳那一側會造成骨盆旋轉脊椎彎曲,對側腳則呈現脊椎伸直。
如何調整
增加身體抗旋轉的訓練,可以讓登階運動脊椎更穩定。
游泳對脊椎需求
- 蛙式:換氣強調頸腰伸直。
- 自由式:換氣中木棍是轉體。
- 仰式:踢水擺手強調脊椎伸直。
- 蝶式:整條脊椎做出完整關節活動。
如何調整
胸頸合一,增加脊椎穩定的訓練,勿將頸椎過度伸直、旋轉。
運動過程中,凡是出現疼痛狀況,請停止尋求協助不逞強喔!
如果想看更多,歡迎前往追蹤 馨葦物理治療師|健康即自由 喔!
其他人也看了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登入中
物理治療師 鍾馨葦
作者
我是骨科物理治療師馨葦,除了治療師身分,也擁有運動技術力學分析的能力,希望能帶給熱愛運動的朋友們,更有效益且符合你運動項目的治療方式!專長在處理「肩關節運動傷害」、「慢性疼痛治療」、「術後復健恢復」以及「運動傷害復原及動作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