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很多人腳跟後側不舒服時,可能會直覺想到阿基里斯腱發炎,但有一種傷害其實也很常見,就是滑液囊發炎。
什麼是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Haglund’s deformity),英文常叫 pump bump,這個構造常常會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bursa),導致滑液囊發炎。在外觀上看起來腳跟就會腫腫突突的,也因為除了運動的人會發生以外,常見於穿高跟鞋的人,腳跟常常被磨成腫腫突突的。事實上,其實鞋跟後方材質堅硬的鞋都有可能造成此現象,如溜冰鞋、較硬的皮鞋、運動員的釘鞋。
哈格倫氏症候群成因
當跑步或走路時,阿基里斯腱會因為勾腳板拉緊,而阿基里斯建和凸凸的骨頭之間有一個滑液囊,滑液囊的目的是減低骨頭和肌腱的摩擦力,但因骨頭比較凸,會減少滑液囊的空間與增加與阿基利斯腱壓迫的機會,因此當滑液囊被反覆摩擦後,有可能就會腫起來或是造成疼痛。
不過,並不是有 Haglund’s deformity 的人都會疼痛,因為臨床上常見兩隻腳都有haglund’s deformity 的人只有痛一隻腳。有一些個案是滑液囊加上阿基里肌腱與骨頭的接點處發炎導致疼痛。因此也不一定腫腫的就會痛,畢竟腳跟處有很多構造受傷或不健康都容易導致疼痛。
許多個案疼痛的原因跟肌腱病變的原因相同:overload (就是肌腱承受太多負擔了),有骨凸、過度訓練、過度伸展、過度壓迫都可能是 overload 的原因之一。
哈格倫氏症候群治療原則
急性期先 offload, 接著再給予適當的負擔 and then appropriate load。
-
針對單純跟腱病變的個案:
可以參考跟腱病變的進程給予適當的治療。如果是處於急性發炎的狀態,可以透過鞋跟墊減少勾腳板的角度,以減輕疼痛和舒適感為考量。等到走路沒有症狀時,階段性的增加肌腱的負荷,可以先從等長收縮的訓練開始,再慢慢進階至離心收縮的訓練。這邊不一一列舉運動的原因在於每個人的情況都有所差異,建議尋求相關專業協助。
-
針對單純滑囊炎的個案:
在臨床建議中,若是單純滑囊炎,可以透過消炎類型藥物獲得緩解,會比肌腱病變的復健進程快,但如果反覆滑囊炎,則需思考是否有合併其他的問題。
-
針對有滑囊炎也有跟腱病變的個案:
其實臨床上最多的就是此類合併類型的個案,此類型通常對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療效果不佳。在治療原則上,可以透過動作評估找出可能的原因,在讓肌腱和滑囊休息的同時,先訓練潛在的弱點,搭配肌腱病變的原則訓練。
哈格倫氏症候群需要開刀嗎?
當非開刀密集治療 3 個月仍效果不彰時,可以考慮開刀的可能性,早期開刀治療主要是經由內側的傷口,進行包括後足跟突出處的切除及滑囊切除,但需要約半年至兩年才能恢復。後續其實仍有很大機會需要復健。開刀後,可以參考跟腱術後的模式進行。
提醒:衛教文章並無法完全取代醫療人員的專業評估,如果有更多疑問,強烈建議就診實際評估。
想看更多嗎?歡迎到 賴冠帆物理治療師的 IG 唷!
其他人也看了
減重手術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能降低女性的罹癌機率!
許多過重的人,在嘗試許多方法失敗之後,可能會開始考慮進行手術,研究證明,減重手術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可以減少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登入中
賴冠帆 物理治療師
作者
臺大物理治療所碩士。喜歡享受並體驗生活,在體驗的過程中發現物理治療無所不在。物理治療師是生活、工作、運動表現和競技的好夥伴,透過評估安排後續治療,並視個案需求轉介至其他專業。協助個案解決肌肉骨骼疼痛和動作控制問題、針對骨科術後族群與特殊族群給予運動處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