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膝蓋內側副韌帶?又有哪些損傷可能性呢?
內側副韌帶損傷,是運動員常見的膝關節傷害之一。先來看一段 30 秒的影片,這次的苦主是 NBA 的一眉道人 Anthony Davis,在比賽中因為肢體碰撞的意外,導致左膝內側副韌帶損傷。
內側副韌帶的損傷機轉
如同上面看到的影片,當膝關節的外側遭受直接撞擊,或是從事其他跟軀幹橫向運動有關的運動(如:滑冰),都會產生極大的「膝關節外翻力矩」。
當膝關節內側的穩定度不足以抵抗時,就可能造成內側副韌帶損傷。
(膝關節外翻:指脛骨相對股骨往人體的外側方向偏移)
內側副韌帶損傷時,可能會有下列症狀:
-
膝關節彎曲/伸直角度受限
-
內側膝關節疼痛
-
膝關節周圍腫脹
-
股四頭肌無力且萎縮
-
膕膀肌、腓腸肌、鵝掌肌腱緊繃或疼痛
特別要注意的是,內側副韌帶撕裂的當下並不一定會立刻腫脹,若你的受傷機轉有顯著的膝外翻,且伴隨「喀」等聲響請立刻求醫。
內側副韌帶的解剖構造
Warren 及 Marshall 是首次清楚描述內側副韌帶結構的先驅。其可細分為三層。
附註:「後斜韌帶」由「後內側關節囊」增厚特化而成,後斜韌帶的重要功能是可以協助半膜肌的動態穩定。
以下兩張圖片示意了淺層內側副韌帶(s-MCL)以及後斜韌帶(POL)的接骨點,提供給專業人士參考。
圖片來源
sMCL(superficial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POL(posterior oblique ligament)、AT(adductor tubercle)、SM(semimembranosus)
圖片來源
sMCL(superficial medial collateral ligamnet)、POL(posterior oblique ligament)、SM(semimembranosus)
其他人也看了
減重手術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能降低女性的罹癌機率!
許多過重的人,在嘗試許多方法失敗之後,可能會開始考慮進行手術,研究證明,減重手術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可以減少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登入中
甫銓 陳
作者
【陳甫銓的物理治療筆記】專業物理治療師,希望能藉由藉由實證醫學支持的物理治療,分享臨床經驗,讓您遠離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