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抽筋好難受,該如何解決呢
許多人都有夜間抽筋的經驗,常造成下肢疼痛,且會影響睡眠品質。那為什麼會造成夜間抽筋呢?又好發於哪些人?其實根據目前的研究,夜間抽筋的原因仍然不明,不過推測可能與幾個原因有關:
(1)長時間坐姿或姿勢不良,造成局部肌肉過度緊繃,像是上班族長期坐姿使用電腦
(2)電解質不平衡,好發於孕婦、洗腎、使用利尿劑的患者等
(3)下肢水腫或局部循環不良,在心臟衰竭或腎臟衰竭的患者都常造成下肢水腫的情形
(4)神經受損導致不正常反應,好發在中風、糖尿病神經病變、巴金森、神經根病變的患者
(5)溫度變化,像是氣溫驟降時。
半夜腳抽筋時,第一時間要強力地伸展肌肉,在小腿抽筋時主動背屈足部並伸直膝關節,可快速緩解急性抽筋,也可藉由站立且足部放平,將力量穩定下壓來緩解腿抽筋。抽筋完後若仍有疼痛等不適症狀,可以藉由伸展、按摩、熱敷、保暖、使用藥物等來緩解不適。
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什麼來避免夜間抽筋發生呢?晚上睡前可進行一些緩和運動及伸展運動放鬆緊繃肌肉、睡覺時腳抬高促進體液回流、按摩緊繃肌肉等,都有助益。目前並沒有足夠研究證實飲食可以避免抽筋,但一般認為可以多喝水、補充維他命、補充蔬果,可能會有幫助。不過特別要注意的是,若有體液電解質失衡, 則應就醫接受適當治療,矯正電解質不平衡問題。
提醒您,夜間抽筋好難受,伸展放鬆有助舒緩抽筋,必要時就醫接受檢查及治療,讓您遠離不適。
其他人也看了
明明健康卻覺得有問題?小心中了反安慰劑效應
反安慰劑效應是什麼?反安慰劑效果是指出一些信念或預期等心理效果,可能會導致疾病產生,白話說就是在網路社群媒體上看了關於身體健康痠痛的資訊,便覺得自己得病了......
媽媽手不是女性的專利,爸爸也有可能媽媽手!
媽媽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拇指過度使用,造成周邊的支持帶增厚,壓迫到伸姆短肌及外展姆長肌造成發炎,容易出現疼痛及大拇指的無力......
不良生活習慣,造成舊傷反覆發炎好不了的三大因子
高血糖、高尿酸、甲狀腺機能異常外,高血脂、身心問題、睡眠以及壓力調節,都是影響肌肉骨骼疼痛的重要因素,調整生活面向,做好健康管理,才能讓防止身體舊傷反覆發炎......
登入中
冠誠 陳
作者
陳醫師畢業於陽明大學醫學系,目前是藝文康澤復健科診所院長,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骨質疏鬆症專科醫師,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理事,台灣疼痛醫學會專業會員,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專業會員,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專業會員,台灣肌肉骨骼神經超音波醫學會專業會員。
歡迎追蹤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ehab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