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腰痛?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改善骨盆後傾(上)
骨盆後傾對身體的影響
之前腰椎過直的文章提到腰椎過直會導致長期腰痛,可以透過訓練腰的穩定度來改善,而要改善腰椎的弧度,就不能不提到腰椎的鄰近關節「骨盆」,影響腰椎角度嫌疑最大的兇手,就是骨盆,如果骨盆活動度不好,腰就會過拱或是過直來代償骨盆的活動角度,所以想要有一個健康的腰,骨盆活動度就一定要好。


把骨盆想像成一桶水,水往前倒的角度叫「骨盆前傾」,水往後倒的角度就叫「骨盆後傾」,正常的骨盆會稍微有一點點前傾,腰椎才會有一個健康的弧度,所以如果骨盆後傾了,腰椎的角度就變成過直了。

正常的骨盆弧度
不過骨盆可不是一天到晚都固定一個角度,身體會有坐著、站著、走路、跑步、蹲下等一堆動作,骨盆也會跟著這些動作,一會兒前傾一會兒後傾,譬如從坐到站的時候,骨盆會從中立位變成前傾再站起來,走路的時候,骨盆兩邊也會前後傾交替,絕大多數的時候,骨盆其實都要保持前傾 10~15 度,這樣腰椎的弧度才會最健康,如果骨盆不小心卡在後傾的角度,腰椎的弧度就消失了,變成過直的腰椎,這樣的角度對腰椎、髖、膝蓋都會有慢性的傷害,如果維持太久,就會造成像椎間盤突出這種不可逆的結構損傷。
如何評估骨盆後傾?
首先先了解怎麼定位骨盆:用手可以在骨盆前側摸到有一個凸起來的點,這個點叫做 ASIS ,找到 ASIS 後,換摸後面屁股上面這裡,也會摸到一個凸起來的點,這個點叫做 PSIS ,從側面看,把這兩點連成一直線,健康的骨盆跟平行線的夾角要前傾大概 10~15 度,如果在放鬆站立的狀態下,這兩個點連起來的線是水平或負角度的話,那就表示應該有骨盆後傾的狀況囉!



想要直接看訓練影片,可以到 啾C的物理治療頻道 喔!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物理治療師 啾c
作者
啾c物理治療師,她擅長用淺顯易懂的讓你認識自己的身體,清晰的動作指令,讓觀眾能以物理治療師的角度看運動。透過擺位,誘發,訓練,幫你改善不良體態造成的痠痛。歡迎訂閱她的 YouTube:https://youtube.com/c/啾c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