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看起來一高一低,小心脊椎側彎!物理治療師:脊椎側彎與迷思
脊椎側彎的個案當中,有 80% 是原發性的,其原因不明,也稱之為於原發性側彎,可能原因:
-
先天性骨骼發育異常。
-
神經肌肉疾病。
-
遺傳疾病。
脊椎側彎依據年齡分成:
-
幼兒型
-
少年型
-
青少年型
少年型以及青少年型,因為正處於成長速度快,在這個階段有脊椎側彎的患者,惡化風險也相對高,不管是追蹤或者治療,在這個時候必須好好的介入與觀察!
脊椎側彎惡化的因子
-
時間與性別:
女生在側彎的比例上相較於男生多,也會因為發現的時間,以及是否正逢成長期間,治療或追蹤終止,動輒好幾年。
-
骨齡:
Risser grade,骨化分成 0-5 級,數字越大為骨化程度越成熟,且骨齡時間越後期,惡化風險越小。
如何檢查是否有脊椎側彎
-
Adams 前彎測試:
請受試者向前彎腰至九十度,兩手平肩下垂,檢查者站在受試者的身後和側面,分別觀察背部的外觀,檢查者站在受試者的身後和側面,分別觀察背部的外觀,若背部脊椎呈現側向彎曲或是左右背部高度不一,則懷疑有脊椎側彎。
-
X 光診斷:
Cobb angle,在 X 光上量測脊椎上方最傾斜的椎體和下方最傾斜的椎體兩者,垂直線交叉所得到的角度,為脊椎側彎角度。

脊椎側彎如何治療
-
矯正運動:
目前有七大脊椎側彎矯正治療運動,這些運動在研究上都呈現顯著的矯正效果,根據每個人的側彎類型,給適當、適合的治療療程。
-
背架:
依據不同的側彎類型,設計合身的矯正背架,利用三點力學、史狀面矯正、以及配合旋轉呼吸,達到矯正效果。

文獻研究
-
根據 2018 年的研究,脊椎側彎矯正運動系統-Schroth對於 10-30 度,中度側彎角度的患者,每天至少 1 小時、持續 6 個月以上,側彎角度、身體對稱、身體旋轉角度、肌力、胸部擴張、平衡、生活品質,都有顯著的改善。
-
2017 年的研究也有探討背架的介入,發現每天穿到 23 小時的治療效果最好,但 8 小時和穿戴 16 小時的效果差距不大。穿戴背架,角度改善大約 20-25%,甚至顯著性改善可到 40%!
側彎迷思
-
背背包以及姿勢不良,不會造成脊椎側彎,並沒有直接相關性。
-
適當的重訓、匹拉提斯、其他運動,對有脊椎側彎的成人,在核心穩定是有幫助的,但在執行前建議找有專業的醫療人員諮詢。
- 非醫療專業的推拿、整骨對矯正脊椎側彎是沒有幫助的。
Amber 想說
-
成人脊椎側彎的結構問題,會讓脊椎有退化以及不平衡的問題發生,因此核心訓練以及接受矯正治療能夠增加核心穩定、改善外觀、預防疼痛問題的發生!
-
孩童的脊椎側彎,必須算出風險指數,了解惡化的風險,討論運動以及背架的配合,直到風險歸零,是一個長期抗戰且非常辛苦的療程。
想看更多,可以到 物理治療師 Amber 的 IG 帳號 唷!
其他人也看了
肩頸僵硬?簡單5招有效舒緩!
隨著高工時工作、久坐辦公及智慧手機普及,肩頸不適的盛行率顯著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約60%以上的上班族,肩頸痠痛。以下將詳細介紹 5招最簡單的舒緩方法:頸部側傾伸展、肩胛骨後縮、熱敷放鬆、指壓按摩、深呼吸調節 ......
肩頸僵硬原因 Top 5!
肩頸僵硬現在極為普遍,尤其久坐、低頭用手機,及長期高壓。根據美國脊骨神經協會,肩頸問題與不良姿勢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可能變為慢性疼痛、脊椎疾病、頭痛、疲勞等,以下將詳細探討肩頸僵硬的五大原因 ......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英文常叫 pump bump,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導致滑液囊發炎......
登入中
物理治療師 王文妤
作者
王文妤 Amber Wang 物理治療師|分享專業知識擅長物理治療、運動傷害、專業分享、動作控制、長者物理治療、淋巴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