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千萬別輕忽!小心頸椎壓迫神經?認識頸椎壓迫的症狀及舒緩方式(下)
現代肩頸痠痛病人越來越多,但是痠痛就代表頸椎壓迫神經嗎?〈手麻千萬別輕忽!小心頸椎壓迫神經?認識頸椎壓迫的症狀及舒緩方式(上)〉告訴了大家什麼是頸椎壓迫,以及頸椎壓迫的 5 大類型與症狀。今天要繼續帶大家看看頸椎壓迫的治療以及頸椎該如何保養。
頸椎壓迫一定要開刀嗎?
治療可分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一般來說除非短時間內症狀加劇或有中樞脊髓病變,與磁振造影檢查出相對應的病灶,否則還是會先進行保守治療。根據醫學研究,無論沒有治療或是接受保守治療,40~90% 的病人會痊癒,但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復發。
頸椎壓迫的治療
-
藥物治療:
可使用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物與肌肉鬆弛劑,緩解頸部不適與放鬆肌肉。
-
物理治療:
緩解疼痛症狀及維持頸椎功能。每週 2~3 次需持續進行 6~8 週。
-
頸椎牽引治療:
緩解椎間盤壓力,解除頸部肌肉痙攣,減輕神經根的壓迫,使頭頸部恢復生理曲線狀態。
-
藥物注射:
類固醇注射或是增生療法治療。
-
手術治療:
針對神經根或脊髓嚴重壓迫的頸椎患者,需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很多,比如頸椎間盤置換術等。手術有一定風險及術後有可能會感染,但可透過做好術前術後的護理工作來減少發生率。
項目 |
作用 |
時間 |
風險度 |
藥物治療 |
緩解頸部不適 |
即時不持久 |
* |
物理治療 |
緩解疼痛症狀,維持頸椎功能 |
緩慢漸進 |
* |
頸椎牽引治療 |
緩解椎間盤壓力,恢復生理曲線狀態 |
緩慢漸進 |
* |
藥物注射 |
解除疼痛 |
快速 |
** |
手術治療 |
神經減壓 |
快速 |
**** |
頸椎如何保養
-
調整生活習慣
-
工作時電腦螢幕上緣應在視線高度,距離眼睛 50-70 cm。
-
睡眠平躺時,放鬆,可在膝下墊枕頭。側躺時,兩膝彎曲,頸部與脊椎成自然的直線,可在膝下墊枕頭。
-
減少低頭頸椎彎曲時間,不在床上看書、手機。
-
-
頸椎壓迫復健的運動與肌力訓練
-
收下巴運動:
手指放在下巴,做輕微擠雙下巴動作,維持 10 秒休息 5 秒。此動作可循環 10 次,一天可做 30 次。
詳細圖文解說可參考〈物理治療師伸展運動示範:24 小時 3C 用不停的「頸椎疼痛」〉。
-
上斜方肌放鬆:
單手放在頭的對側,耳朵靠近同側肩膀,手輕輕向下動作,維持 20 秒,可反覆 3 次。
-
下斜方肌訓練:
雙手貼牆做出投降之姿(呈 Y 字形),沿牆面抬升至高點後向下(呈 W 字形),過程中手不離牆面來回 15 下,一天可做 3 組。
詳細圖文解說可參考〈物理治療師伸展運動示範:35% 的肩膀疼痛來自「肩夾擠症候群」〉。
-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維力骨科 維力
作者
我們是在板橋在地深耕的骨科診所,創立疼痛維基百科與維力復健小教室,與患者分享醫學知識與復健運動影片,促使醫護與患者在進行醫療決策前,能共同享有現有的實證醫療結果,結合病人的偏好跟價值,提供病人所有可考量的選擇,達成知識、溝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