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骰骨」卡住導致拇趾的長期疼痛?
最近幫好朋友處理一個長期的拇趾疼痛困擾,仔細檢查後發現主要原因竟然是「骰骨」卡住了。
解剖位置
「骰骨」位於足部的外側足弓,且有一條重要的肌肉「腓骨長肌」從它的側面通過,腓骨長肌最後會連接到第一楔型骨與第一蹠骨的基部,以穩定第一趾節(first ray)。
可想而知,拇趾的疼痛也必須把「腓骨長肌」、「骰骨」與「第一趾節」納入考慮。
要解決骰骨卡住的問題之前,必須先了解什麼是 「骰骨滑輪機制」?
骰骨滑輪機制(cuboid pulley mechanism)
「骰骨滑輪機制」在步態分析的「單腳支撐期」 後半段,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從「站立中期 (mid stance)」進入到「腳跟離地期 (heel off)」時,腓骨長肌需適時地收縮,令第一蹠骨頭可以穩定地紮向地面,同時藉由骰骨當作「腓骨長肌」與 「第一趾節」之間的滑輪,鎖住且提高「中足關節」(midtarsal joint locking), 同時穩定內、外側足弓以後,繼續進入「推進期 (push off)」。
圖B至圖C,相當於從站立中期 (mid stance)」進入到「腳跟離地期 (heel off)」,中足關節發生的改變。
這個原理很像以前國中物理學過的簡單機械「動滑輪」!
因此,如果骰骨卡在一個錯誤的位置上,會導致整條動力鏈系統受影響。久而久之,疼痛就可能發生。其實大多數人在骰骨偏移後,會先出現外側足弓周圍的不適,統稱為:「骰骨症候群」。
結語
後來我花了比較長的時間,把這位朋友的跟骰關節鬆開,症狀立刻下降很多。對於這種長期的慢性疼痛,我們該在意的不是疼痛本身,而是找到疼痛發生的原因才對!
延伸閱讀:我有拇趾外翻該怎麼辦?
參考文獻
- Durall CJ. 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 of cuboid syndrome: a literature review. Sports Health. 2011 Nov;3(6):514-9. doi: 10.1177/1941738111405965. PMID: 23016051; PMCID: PMC3445231.
- Jennings J, Davies GJ. Treatment of cuboid syndrome secondary to lateral ankle sprains: a case series.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05 Jul;35(7):409-15. doi: 10.2519/jospt.2005.35.7.409. PMID: 16108581.
- Patterson SM. Cuboid syndrom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Sports Sci Med. 2006 Dec 15;5(4):597-606. PMID: 24357955; PMCID: PMC3861761.
- Donald A. Neumann PT Ph.D. FAPTA. 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Found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3rd.
其他人也看了
物理治療師教你五個運動,緩解跑者膝(上)
一般不會直接用壓的方式放鬆的髂脛束,除了會太痛之外,效果也不好,還會影響下肢的穩定性,建議可以改用雙手提拉髂脛束的方式,將側面會痛的範圍輕輕提起,再前後輕輕滑動......
膝蓋外側越來越痛?物理治療師帶你認識跑者膝-髂脛束症候群
運動的好處大家都知道,隨著跑步的人越來越多,「跑者膝」也在慢跑愛好者之間流傳開來,只要發作了,就只能休息幾天再上路,可是越喜歡跑步的人,跑者膝的通常也會越嚴重......
越老跑越慢?物理治療師:沒運動的人才會越跑越慢!
越老就一定跑越慢嗎?研究發現跑者僅管隨著年齡增加,肌肉骨骼結構跟年輕時相比確實退步了 10–20%,但心肺功能在維持訓練的狀況下衰退的似乎沒有這麼多.......
登入中
甫銓 陳
作者
【陳甫銓的物理治療筆記】專業物理治療師,希望能藉由藉由實證醫學支持的物理治療,分享臨床經驗,讓您遠離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