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挺胸過度,跟彎腰駝背一樣疼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坐」這件事情在生活中的比例越來越大,而且難以避免,因此今天林醫師要來和大家聊聊坐姿,以及如何挑選一張適合的椅子。但是說在前頭,世界上並不存在最好的姿勢,而且無論什麼姿勢維持久了都會有酸痛問題,動起來才是真正的解決方案。
坐姿和疼痛之間的關係
根據 2012 年 Too Much Sitting: The Population-Health Science of Sedentary Behavior 這份研究表示坐姿彎腰駝背的人,以及過度挺腰的人,都比腰薦部直立的人有更高的機會下背痛。
對,你沒看錯,過度想要抬頭挺胸,過度想要把腰部彎折向「你以為的健康」方向,也是不好的。良好的坐姿應該盡量讓脊椎保持中位區,讓腰薦部處於直立的狀態。這樣的姿勢能夠協調誘發腰多裂肌和腹內斜肌的收縮。這些肌肉和身體的穩定、扭轉及腹內壓都有關聯。
建議的坐姿
根據加拿大職業與健康中心對於坐姿的建議有:
- 適當的坐姿下,腳掌與小腿成90°角。
- 大腿大致處於水平位置,小腿垂直,腳擱在地板上或腳踏板上。
- 坐下時要能夠維持脊柱中立,不應扭曲軀幹上半部。
- 肩膀放鬆,上臂正常懸掛在身體側面。
- 肘部靠近身體,彎曲90°和120°之間。
- 前臂筆直時,手和手腕大致平行於地板。
- 頭部和頸部是直立的,不轉動、傾斜、彎曲或伸展。通常與軀幹一致。
- 地板完全支撐腳,或者如果桌面高度不可調節,可以找個東西墊腳。
- 當垂直或略微向後傾斜時,背部完全支撐適當的腰部支撐。
- 大腿和臀部由帶襯墊的座椅支撐,並且通常與地板平行。
- 膝蓋的高度與臀部略微向前的臀部大致相同。
- 為了避免頭部需要長時間過度扭轉,工作時視線的範圍位置應該介於水平位置和水平面下方35°之間。左右兩側15°,不建議工作時需要超過35°。
如何挑選適合你的椅子?
根據上面來自加拿大的建議,我們便可知道如何尋找幫助我們達成姿勢的椅子。再次提醒大家並不是有好的坐姿和好的椅子就可以完全避免肩頸、背部、腰部、屁屁疼痛,適時的活動活動身體,才是重要的。
瞭解了之後呢我們進到稍微進階的領域如何挑選一張人體工學椅,引用加拿大職業與健康中心對於人體工學椅的建議有:
- 要有可調節性:請檢查座椅高度是否可調。
- 座椅高度範圍:檢查座椅高度是否可以調整到適合工作的需求。身形過高或過矮就需要特別的椅子,好的老闆應該在為員工選擇椅子時考慮每個人的身高(雖然我們不知道在台灣是不是做得到)
- 靠背(不是髒話):檢查靠背是否可在垂直方向和前後方向上調節,並具有堅固的腰部支撐。
- 座椅深度:選擇適合最高和最矮的使用者(會因為每個人的大腿長短而有所不同)。
- 穩定性:檢查椅子的穩定性,建議有五點著地支撐。
如果你選擇的椅子有扶手,以下值得你好好考慮一下:
- 扶手是否能夠幫助你好好工作,例如可調的扶手比較適合計算機操作員或是程式工程師。
- 扶手的尺寸、寬窄是否符合你的身形與工作任務?
- 扶手可以讓人把手放在上面來減輕肩膀和頸部的負擔,但是扶手同樣可能讓椅子無法足夠靠近桌子,這樣的話容易導致上身過度前傾。所以建議扶手不要超過 25 公分會比較好。
沒事多運動,多運動沒事,沒能運動至少也要去活動活動。久坐不動和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部分癌症可能相關,維持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每週五次,每次三十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還是對健康最有整體幫助的處方。
註:文章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專業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
其他人也看了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登入中
好痛痛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醫療資訊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