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與營養的關係
健身種類
健身,其實是一個很廣泛的名詞,裡面項目包括舉重、健力、健美以及 Crossfit 或 TRX 等,項目非常多。踏入健身房,其實都要先知道自己目標是什麼?如果是要減肥,那堆疊訓練量維持好身材的健美,或許就是好選擇。如果是要改善腰痠膝蓋痛,那強化肌力的訓練就是首選。但如果只是想流流汗,活動活動身體,那其實可以多方面試試,去找到自己喜歡的健身項目。
運動營養
運動營養,往往是取決運動需求,調整與一般人不同的飲食型態。會依據能量供應類型,運動目標表現與階段性時期需求而改變。
健身營養,與傳統營養學略微不同。最大的差別就是蛋白質,健身後往往為了修補肌肉組織、刺激肌肉生長、提升運動表現,會比一般飲食多出大量的蛋白質攝取,然而在攝取大量蛋白質同時,也必須避免過多油脂攝取導致肥胖。
營養與健身必須配合且相互調整,例如健美選手在比賽必須要有肌肉圍度,所以賽前會進行肝醣負荷,此時的飲食會跟平常的增肌飲食、減脂飲食完全不同,與長跑選手的肝醣負荷飲食也不完全相同。
運動與能量的關係
如果用跑步來區分,可以簡單將 50m 短跑視為短時間運動,200m 視為中時間運動,馬拉松視為長時間運動,此時,依靠的能量系統並不相同。
-
50m 短跑:貼近於爆發力訓練,身體會採用磷酸系統為主,磷酸系統的優點是即時,力量大,但耐力低,能量很快就用完。
-
200m 短跑:當磷酸系統耗竭時,會啟動無氧糖解系統,無氧糖解速度次之,但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來完成運動。
-
馬拉松:長時間運動,身體的無氧糖解能量也會供應不足,此時身體會進入有氧糖解為主,速度慢力量低,但可以供應最多能量。
而健身重訓,普遍訓練時間為 1~1.5 小時,因為我們身體採用磷酸及無氧糖解系統為主,所以健身選手不用像馬拉松選手一樣,營養上需要較高碳水維持肝醣含量。
總結
對於健身來說,主要能量系統為磷酸、無氧糖解系統,以肌力、肌肥大提升為目標。所以,飲食中攝取大量蛋白質,同時也必須避免過多油脂攝取,最大幅度的提升肌肉量且降低脂肪量,攝取適當碳水維持運動表現,但不影響體態,便是健身營養的基本關鍵。
想看更多,可以到臉書粉專:運動營養博士 Jimmy 去看看唷!
其他人也看了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肩頸痠痛、膏肓痛、手臂痛?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就像裝了水的皮球,承載著來自上下兩節椎體的壓力,當壓力不平衡的時候,椎間盤就會被推向一邊,但在椎體後方有一條強壯的韌帶-後縱韌帶會擋住向後突的椎間盤......
登入中
Jimmy 運動營養博士
作者
運動營養教練 Jimmy。Nutrition Ph. D. 營養博士、ACE-CPT 國際私人健身教練、CKC 國際臨床壺鈴教練、CTSSN 運動營養專業認證。歡迎追蹤他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jimmy7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