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分辨訓練的痛、受傷的痛?
「受傷休兩週後開始練,腰還是會覺得緊緊、不舒服」
「前天硬舉後,屁股已經痛、痠、緊兩天了」
「不上強度都不會痛,但只要跑超過一定的速度跟時間,腳就開始痛」
大多數的人可能有類似的經驗,在受傷以後不確定自己好了沒,或者是無法辨別在痠、痛、不適下是否能持續運動,這篇文章提供非醫療人員、教練等一個參考,內容包括:
身體為什麼會有痠、痛、緊等感覺?
身體會有疼痛、痠、緊繃、不舒服等,主要是有「外在環境的刺激」,讓身體傳達給我們一個「警訊」。例如手碰到火,身體會傳訊息跟你說「很燙」,要趕快縮手,不然手就焦了。
身體會產生疼痛、不適等感覺,原因大致分為兩類:
1. 機械應力(mechanical stress)
包括外在重量、拉扯、壓力等。像是做蹲時,因為重量超過股四頭肌現有的能力;伸展時,將肌肉拉長到接近極限前。這類不適的特性是,「將外在刺激拿掉後,就不會有感覺」,也就是你把槓鈴放回架上、結束伸展時就不會有剛剛當下不適的感覺。
2. 化學性刺激(chemical irritation)
當外在刺激超過特定範圍,讓身體組織損害到產生較劇烈的化學反應,通常是「發炎」,這種發炎指的並不是訓練、重訓,製造肌肉微創傷接著休息讓肌肉修復成長的些微發炎。而是明顯的「紅、腫、熱、痛」。不舒服的部位會發紅、變腫、變熱,這類不適的特性是「明明已經在休息了,但還是在痛」。
運動傷害(Sports injury)部分的定義就是「有無明顯發炎」,就算已經沒有在做動作(沒有外在刺激)、已經休息了,還是有疼痛(身體還是有感覺),因此,
第一種區分受傷還是訓練的不適,取決於「沒有動作下、休息下是不是有疼痛。」
常見範例
1. 當天練完還好,隔天開始痠、緊、痛
大多為「延遲性肌肉痠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常出現在
(a) 過高、不適應的訓練強度後
(b) 有較多離心收縮的動作後
(c) 新手
因為身體不適應這樣的負荷,而產生類似發炎的狀況。一般在規律訓練後,痠痛持續的時間跟程度會遞減。
2. 剛開始動覺得怪怪、不舒服,後來就還好
較常出現在身體還沒完全熱開,可能突然「抽痛、刺痛」一下,可以想像成大腦、身體還沒醒過來,被嚇到的狀況,一般逐漸增加強度或身體熱開後就會緩解。
3. 只要加到特定重量或持續一段時間,不適感就會出現
這邊需特別注意是「生物力學的問題」,可能有肌肉失衡、動作控制、姿勢、發力方式等問題,在你應該達到的能力(ex. 普遍深蹲可以蹲到自身體重)之前就有不適,這邊會需要專業人員幫你做評估、檢測,否則持續下去容易演變成慢性運動傷害。
需要停止的情況(給醫療人員檢查)
休息的情況下(沒有動作)會疼痛(resting pain)
–> 可能已經「發炎」
晚上會痛醒(night pain)
–> 睡覺時應為最少外在刺激的,代表身體有較嚴重的狀況
不管任何情況下,有劇烈疼痛(severe pain)
–> 劇烈的部分,男生可以想像比踢到生殖器還痛,女生可以想像生小孩子的痛
沒有疼痛,但有明顯功能喪失(loss of function)
–> 做完硬舉後聽到啪一聲,但沒有痛,只是手肘彎不起來,那你肌肉可能斷了
有神經症狀例如昏倒、失去方向、無法平衡、噴射性嘔吐等(neurological signs)
–> 凡是跟大腦、神經有關的問題,請立即給醫療人員檢查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Jack Chen
作者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學士/碩士。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NSCA-CSCS)。世大運中華台北代表隊物理治療師。盧彥勳國際網球俱樂部-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希望透過所學,將運動醫學、運動科學、運動訓練等知識,用最簡單的語言分享給所有人。他的部落格: https://jackchen.spor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