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大哉問--水的重要,以及如何正確喝水

少喝含糖飲 腎臟更健康 

 

人體排泄廢物主要透過兩個方式:呼吸排出二氧化碳、腎臟產生尿液排出。

而排尿需要大量的水份,讓身體帶走多餘的毒素,若是水份減少、尿液濃縮,毒素的濃度相對也提高,就可能造成腎臟的負擔,由此可見喝水對於身體的重要性。根據2018年護腎習慣大調查發現,有四成民眾每天白開水攝取量不足1,200cc,其中白開水攝取量不足又每天一杯含糖飲料的民眾更佔了超過一半以上!愛喝含糖飲料、吃重口味食物、不愛喝水、不運動,這些習慣可以說與台灣居高不下的洗腎率有關聯。

身體會用口渴的感覺來提醒我們需要喝水,但如果等到口渴再喝水,是不夠的,不正確的喝水習慣會讓身體處於缺水狀態。身體一但長期缺少水分,對健康的影響可以很大,江坤俊醫師表示,我們的大腦有70%是水分,身體長期缺水,恐怕會讓腦袋變鈍。缺水同時會導致尿量減少、尿液濃縮,排尿時間間隔拉長,容易引發泌尿道感染;另外當尿液量少時,鈣離子濃度相對變高,容易導致尿路結石;水分不足也會導致便秘的問題,因為身體不斷從腸道吸收水分,讓糞便過硬而排便困難。

一項2013年英國東倫敦大學的研究發現,讓口渴的受試者喝水,大腦就的反應速度平均可以增快14%! 這項實驗找來34名受試者,每個人都禁食禁水一個晚上,隔天時,讓每個人回答自己「口不口渴」,然後做簡單反應測試,觀察每個人的反應速度,發現只要讓口渴的人喝了一杯水之後,他們的反應速度能夠增加14%,可能是因為大腦少了處理口渴的訊息,更能專注在其他事情上。因此,感到口渴時一定要喝水,但不要只在口渴時候喝水,畢竟有些人一專注在工作,忘了喝水、上廁所是常有的情況。

 

正確的喝水五件事,讓你的身體不再缺水。

1. 每天總喝水量:每公斤體重×30~35c.c.,喝水雖然好,也不能無限上綱拼命喝,否則會造成水腫、電解質失衡等問題。

2. 平攤喝水時間:每兩小時喝500c.c.,這樣在八小時上班期間就能喝到2000c.c.,也要記得每小時起身去廁所,多走動也能促進腸道蠕動、避免便秘。

3. 早上起來一杯水:經過一夜睡眠,水分從皮膚在無形中蒸發,整夜都沒有攝取任何水分的情況下,血液是相對較黏稠,這時候慢慢喝下200~300c.c.的水分可以刺激腸胃蠕動、穩定血壓。

4. 運動中隨時補充水分:運動必定會讓身體流失更多水分,這時候身體的新陳代謝也提高,手邊準備一個大水壺,中間休息就一口一口慢慢補充水分,也能額外添加電解質作補充。

5. 為白開水增添風味:如果你真的不愛白開水平淡的味道,可以添加檸檬片、花草乾、果乾在水中,增加自己喝水的頻率、進而養成好習慣。

 

 

 

 

References:

[1] 守護「腰際」力量,年輕中堅世代不夠力

[2] 健康知識:我們每天該喝多少水才夠

[3] 別等渴了才喝水!「身體缺水」小心血栓、便祕、關節疼痛、腎功能下降

[4] Subjective thirst moderates changes in speed of responding associated with water consumption

 


Tasha Lo
Tasha Lo

作者

具備國家考試護理師證照,卻選擇跳脫臨床醫學,希望幫助身邊的人從根本開始照顧健康。 熱愛保健、營養知識、健身,目前在美商公司,擔任營養品培訓講師。windflygirl@gmail.com,更多資訊請見 tashahealth.mystrikingly.com


其他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