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姿勢是否正無形中傷害脊椎?
「這些姿勢無形中傷害了你的脊椎? 」、「X 個傷腰、傷膝蓋的姿勢」這樣的標題在網路上非常常見。在臨床也有許多病人問我,是不是因為某個姿勢讓他受傷?這個姿勢是不是不好?
「不良的姿勢」就等於「容易受傷」,這樣的觀念似乎已變成一種反射性的常識。但事實真的這樣簡單嗎?
「不良」姿勢容易導致疼痛這樣的觀點,主要是從生物力學角度出發。當我們身體處在所謂不良的姿勢時,在組織上產生的負擔和承受的力量是比較大的,因此容易造成身體受傷,這樣的推論聽起來似乎很合理,但眾多研究實際去觀察現實情況時卻發現,統計出來的結果竟很難出姿勢與受試者的疼痛程度、疼痛頻率之間的關係。
2017 年的研究的結果顯示,青少年使用手機的姿勢和他們頸部疼痛的狀況之間並沒有顯著關係。
2008 年的統計結果也發現,脊椎的曲線與受試者的脊椎疼痛狀況也是沒有顯著相關。
2012 年的研究結果也指出,站姿與個案疼痛狀況相關性也不大。
為甚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讓我們試著先忘掉「不良姿勢」這個想法,再來看以下這句話「長時間彎腰容易腰痛」。試著想一想:究竟是要避免「彎腰」呢?還是要避免「長時間」彎腰?接著再試想「反覆地彎腰容易腰痛」究竟是要避免「彎腰」呢?還是要避免「反覆地」彎腰?最後,「一個沒在運動的人長時間彎腰容易腰痛」,「沒在運動」是否也是一個可能造成腰痛的問題呢?
舉例來說:同樣一雙鞋子,我們穿去跑馬拉松或是去百貨公司逛街,對於鞋子的損耗應該差非常的多。每天穿同一雙鞋子跟三雙鞋子輪流穿相比,大家應該都認同一雙鞋子每天穿的情況下,鞋子比較容易先壞掉吧!其實身體也是如此,當我們「長時間」或是「高頻率」的重複同樣動作,不論這個動作理不理想,都還是容易對同一個部位累積過多的負擔,長期下來自然容易造成該部位不舒服。
「長時間」與「高頻率」是一個重要因素,在怎麼「理想」的姿勢,一直重複做也是會累積負擔在同一個地方的。除此之外,平常有沒有運動習慣、體重、心情、、睡眠品質、有沒有抽菸等因素也都是會影響著受傷風險或疼痛反應的,但這並不是在說注意自己的姿勢毫無用處,而是在說姿勢僅僅是眾多因素之一,不需要被過度放大和強調。
不過確實在某些情況下仍然還是有比較「理想的姿勢」存在,像是在搬取重物等高負荷活動時,我們可能還是比較建議由腿、髖發力比較適當,或是當身體已經有疼痛問題的時候,我們仍必須學習如何「暫時」避免會刺激受傷地方的姿勢出現,在日常生活裡,像打電腦、綁鞋帶、使用手機等低負荷活動時,我們該注意的是動作持續的「時間」與「頻率」。
對於已經有疼痛問題的人,在疼痛處理得差不多之後,應該要藉由訓練,來讓身體擁有應付各個動作、姿勢的能力。畢竟人體跟鞋子不同,人體是有辦法藉由訓練越變越強壯的,我們應該讓自己的身體具備良好的活動能力,而不是因為擔心受傷而對自己的姿勢或動作所設限喔!
參考資料:
- Text neck and neck pain in 18-21-year-old young adults
- Spinal curves and health: a systematic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al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associations between sagittal spinal curves and health
- Sagittal standing postur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pinal pain: a school-based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1196 Flemish adolescents before age at peak height velocity
原文出處:這些姿勢無形中傷害了你的脊椎?
其他人也看了
鐵腿別再怪乳酸!一起認識延遲性肌肉痠痛(上)
進行高強度訓練時,肌肉總會感到痠痛,許多人會以為是因為乳酸造成,但其實乳酸在代謝作用時反而是會是讓身體鹼化,通常延遲性肌肉痠動是因為肌肉在運動時有些微的損傷所造成......
多動多健康!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各年齡活動量(上)
對於維持健康的人,每週應該有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需要減重並維持的人,則需要 250~300 分鐘的有氧身體活動......
抬頭挺胸很重要!物理治療師教你:該如何正確抬頭挺胸
身體大部分疼痛和姿勢息息相關,將近 80% 的肩頸痠痛和姿勢習慣有關,不好的站姿或坐姿,影響身體結構或是肌肉特性,輕微者肌肉緊繃,嚴重者椎間盤突出或脊椎滑脫......
登入中
物理治療師 Hunter
作者
Hunter ,一位熱愛運動健身的物理治療師,希望能藉由寫文章、拍影片來分享一些有關於「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常見運動傷害」、「傷後訓練」和其他醫療保健知識,目前也擔任英國 CMS 動作控制培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