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學院專欄
別再重複扭傷腳踝!兩個物理治療的訓練動作
踝關節穩定度訓練
先前有跟大家提過,如果重複性扭傷,可能會慢慢演變成踝關節不穩定,腳踝「不穩」、「卡卡」或是有「無力感」,會讓人改變運動習慣,甚至步行姿態,那要怎麼克服腳踝扭傷痊癒後的不適感,以及克服再次扭傷的恐懼?對腳踝關節的穩定度訓練極其重要,以下就介紹踝關節穩定度訓練方式,來幫助大家避免重複性扭傷。
-
站立姿勢,手叉腰,如果不夠穩定可以輕扶棍子。
-
將彈力帶套在腳踝的外側。
-
輕輕踮起腳尖再放下。
彈力帶會將腳踝往內拉,提供翻船方向的阻力。
也可以嘗試單腳跳躍,雙手叉腰後,單腳往前、往後跳躍或是往左、往右跳躍。
藉由訓練本體感覺和肌肉穩定關節的能力,改善踝關節穩定度並預防再次受傷的可能。在急性期過了之後,就可以從簡單的開放式訓練及早介入;後期則進行單腳平衡、跳躍等訓練。
在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中,也能克服害怕再次扭傷的心理因素問題。這也是為甚麼醫師、物理治療師會告訴你扭傷後仍需要適度地活動腳踝的原因。
參考文獻:
其他人也看了
越老跑越慢?物理治療師:沒運動的人才會越跑越慢!
越老就一定跑越慢嗎?研究發現跑者僅管隨著年齡增加,肌肉骨骼結構跟年輕時相比確實退步了 10–20%,但心肺功能在維持訓練的狀況下衰退的似乎沒有這麼多.......
退化性膝關節炎不敢走路?物理治療師:日行 6000 步防退化
物理治療師 Danlel K. White 探討日常走路與退化性關節炎功能受限相關性,給予醫療從業人員及民眾明確建議:每天 6000 步,關節炎伴隨失能發生率降低一半......
明明健康卻覺得有問題?小心中了反安慰劑效應
反安慰劑效應是什麼?反安慰劑效果是指出一些信念或預期等心理效果,可能會導致疾病產生,白話說就是在網路社群媒體上看了關於身體健康痠痛的資訊,便覺得自己得病了......
登入中
物理治療師 Hunter
作者
Hunter ,一位熱愛運動健身的物理治療師,希望能藉由寫文章、拍影片來分享一些有關於「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常見運動傷害」、「傷後訓練」和其他醫療保健知識,目前也擔任英國 CMS 動作控制培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