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四大重點,讓你跳更高(四):跳高的協調性
看著別人跳高灌籃而心生羨慕嗎?〈掌握四大重點,讓你跳更高(三):跳高相關的阻力訓練〉介紹了套高相關的阻力訓練,但其實要跳得高,身體是需要互相協調的,此篇就要介紹大家,跳高到底需要哪些部位互相配合?趕快一起往下看吧!
關節協調性
想到髖、膝、踝三關節互相協調,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運動是什麼呢?想不到沒關係,直接公布答案:是舉重!
舉重非常要求三關節的協調,這跟起跳時的發力一模一樣,所以不要小看舉重選手的垂直跳躍力喔!
起跳步伐
在雙腳的起跳步伐中,可以將它拆成關鍵的 3 步驟:
-
啟動腳
在這一步中,必須全力的向前跨步,並且創造失重的感覺(A step),這一步接第二步中,就是牽張反射(SSC)中第一階段-離心收縮期。
-
軸心腳
第二步因為處於 SSC 中第二階段:緩衝期,所以必須想辦法快速的使第三步圍繞著軸心腳,跨出並離開地板才得以創造 SSC。
-
剎車腳
第三步特別的點在於它是與身體前進方向垂直,這樣的腳步可以為腳創造更大的向下的力量,如果腳能撐得住,將能創造更大的 SSC,所以之前的肌力訓練、橫向訓練,就是因為第三步而訓練的。
如果第三步煞不住車,人就會繼續往前移動,就更別提跳高了。
-
擺臂
擺臂在跳高、跳遠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擺臂跟跳躍的時機正確,可以使成績更高、更遠,反之將會抵消力量。
擺臂起跳時機的方法
雙手持輕重量並自然下垂,手臂打直並前後擺動,此時手臂在接近身體側面時,會有一股被向下扯的力量產生,那個感覺就是起跳時機。
在持重物時抓到了擺臂時機後,手持的重量可以變輕,持續遞減、練習直到用空手也能感覺到。
貼心提醒:操作目的不在於跳高、跳遠,主要是找到起跳時機,所以不要在還沒找到時機,卻在手持重量時全力起跳,可能會有受傷的風險!
原文出處:悍草訓練
其他人也看了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登入中
悍草教育 基地
作者
提供紮實不花俏且單刀直入的分享關於健身動作|各類專項|矯正系統|檢測評估內容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okeneduas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