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學院專欄
矯正姿勢:骨盆歪、膝蓋卡卡,看步態就知道!5 步驟正確走路(下)
有意識地正確走路 增強體力愈走愈健康
若是長期使用錯誤的走路方式,容易造成身體歪斜、引發痠痛,日本甚至有專門教走路的教室,張高華說,現在許多人都是沒有用腦走路,若是能有意識地正確走路,才能愈走愈健康。
整個步態週期大致包含:著地期、站立期、推進期,著地期是由腳跟著地開始到整隻腳接觸地面,之後進到站立期,接著腳跟離地到腳趾離地,進入到推進期,也就是腳離地在空中擺盪準備踩下一步的過程,走路也就是以上動作不斷循環而成。
張高華提醒,走路踏地時不應讓腳跟撞擊地面,應該是慢慢重心前移,讓重心從腳跟轉移到腳底,接著重心移至拇趾,但腳趾離地時不應過度用力,以前端為支點推進。
5 個步驟,矯正你的走路方式
注意事項:
-
走路時應全程將上半身脊椎保持穩固中立,小腹微收,左右肩胛骨自然收攏,腰背不要蜷曲或過度前挺,想像有一條線在頭頂將人微微上拉。
-
雙手臂自然擺動,保持平衡穩定,年長者減少擺臂會增加跌倒的風險。
-
雙腳呈 11 字型,推進時大腿臀部出力,注意膝蓋不能完全打直。
-
著地期:
著地期腳跟著地,身體微微前傾,進入重心轉移。
-
站立期:
腳掌踩穩,重心開始轉移,站立期後期臀肌開始發力從姆趾球推出,小腿肌群發力。
-
推進期:
大腿抬起進入跨步擺盪期。
原文出處: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陳弘璋攝
其他人也看了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肩頸痠痛、膏肓痛、手臂痛?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就像裝了水的皮球,承載著來自上下兩節椎體的壓力,當壓力不平衡的時候,椎間盤就會被推向一邊,但在椎體後方有一條強壯的韌帶-後縱韌帶會擋住向後突的椎間盤......
膝蓋痛比你想得更複雜!膝蓋痛就醫該注意的事
田徑場還是河濱,都可以看到呼嘯而過的跑者和騎士,同時診間也出現越來越多膝蓋痛的人,到底該如何尋求協助與常見的膝蓋往內夾問題與治療方向......
登入中
康健 雜誌
作者
《康健雜誌》創刊於1998年,隸屬天下雜誌群,健康生活類月刊。針對共同追求健康樂活為目標,且偏愛「飲食及運動健身」類型議題的族群,康健網站的特色已不僅著重於樂活、健康的軟性訴求,亦包含醫療新知、疾病治療等知識上的滿足,讓在繁忙的生活壓力下生活的一群人,找到輕鬆的園地,可以分享交流,更聰明的過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