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肩膀的聲音了嗎?五招找回肩膀天生韻律!(上)
先前有跟大家介紹過肩胛肱骨節律是身體的原廠設定,根據〈如何判斷「肩膀的原廠設定」?一定要了解肩胛肱骨節律〉一文,了解問題之後,就是要靠放鬆肱骨周圍的肌肉、加強旋轉肌袖,來把節律還原到原廠設定。
如果經過醫生診斷,確診有肩夾擠的問題,本篇的內容也可以搭配翼狀肩胛與肱骨前移那兩集一起訓練,這些都是教給肩夾擠患者的回家作業喔!
第一個動作:前側放鬆
先找出胸小肌的位置,把中指放在肩峰上,手掌順順的平貼在胸口上大概 45 度角的位置,這時候手掌的範圍,大概就是胸小肌的位置,把按摩球壓在胸小肌上,往前舉手。也可以把球壓在牆壁上調整力道,手舉高的時候,搭配膝蓋往下蹲,可以更好的抓到胸小肌的位置,一邊舉手 12 次,每天做 3 組。

再來往外側移動一點,把按摩球放到肩膀前側,大概是肩峰下的四個指幅處,掌心朝前,才會把二頭肌轉出來,在這附近做定點按壓,會特別痠痛的地方都可以停留,左右按壓 20 到 30 下,按這裡可以同時放鬆肱二頭肌、胸大肌、闊背肌等等的肌腱,因為很多肌肉都附著在肱骨的前側,太緊就會有圓肩或是肱骨前移等等的問題,而且前側太緊會影響到後側的拮抗肌發力,所以在訓練後側之前,可以先把前側放鬆,這樣能增加後側的訓練效率。

第二個動作:前側拉筋
放鬆完之後,來拉伸胸大小肌,面對牆壁,手肘 45 度放在牆壁上,肩膀不聳肩,轉身 90 度,靠近牆的腳往前跨,另一隻腳往後一小步,身體慢慢往前拉到胸口感覺到緊之後,慢慢往另一側旋轉身體,注意屁股不要左右偏移,1 分鐘之後把手往上移動到 90 度,再拉 1分鐘,然後把手往上移到 120 度,再拉一分鐘,兩邊各做一次,每天 3 組。


第三個動作:側躺旋轉肌訓練
接下來要訓練旋轉肌袖中,棘下肌與小圓肌的向心收縮與離心收縮。側躺不要駝背,肚子縮緊,拿一瓶水,腋下夾一條毛巾,手大概打開到 90 度上下,盡量放鬆,讓肱二頭肌不要過度參與。接著,靠肩膀的力量,慢慢的把手往天花板的方向轉到底,停留 5 秒左右,再慢慢的放回來。注意在訓練的過程中,肱骨不要過度往前喔。
這個動作的目的是誘發棘下肌以及小圓肌,因為不用加入站立姿勢,所以可以更專注在單一關節的目標肌肉上。
因為旋轉肌很小,誘發不需要太重的重量,所以用水瓶或是小啞鈴就夠了,別拿太重,以免受傷,一組 8 下,每天做 3 組。

想要直接看影片,可以到 啾 C 的物理治療頻道 唷!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登入中
物理治療師 啾c
作者
啾c物理治療師,她擅長用淺顯易懂的讓你認識自己的身體,清晰的動作指令,讓觀眾能以物理治療師的角度看運動。透過擺位,誘發,訓練,幫你改善不良體態造成的痠痛。歡迎訂閱她的 YouTube:https://youtube.com/c/啾c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