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學院專欄
十字韌帶手術,可以預防關節退化?
醫師說:韌帶斷裂不會恢復、關節會提早退化、軟骨會被磨光光、韌帶修補可增加穩定,但這不完全是對的!斷裂的韌帶修補能減少半月板的二次損耗,卻不能逆轉關節的自由老化,不過……
膝蓋韌帶受傷後,都會聽說需要開刀動手術,減少關節不穩定性,才能防止關節退化,這樣說沒有錯,可是也沒有完全對,參考 2020 年 Edward 學者的研究,得岀以下結論:57%有修補韌帶手術後的病人,在 14 年後被診斷出膝關節退化;而沒有修補韌帶的病人卻只有 18% 。而這代表:
-
有開刀,可以減少膝關節因缺少韌帶的穩定,而對半月板軟骨等造成二次傷害磨損。
-
膝關節退化,大多是原發性,也就是自然發生,有開刀對骨頭造成破壞,反而加速退化的時間。
-
無論有沒有開刀,受傷後的神經肌肉控制已經改變,需要透過治療改善。
-
膝關節退化跟韌帶斷裂損傷,應該要被分開討論,沒有直接因果關係。
韌帶受傷斷裂,除非是職業運動員需要在短時間內回到運動場上。否則還是建議先做復健治療,看看效果,再決定要不要開刀。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到 James 的物理治療 IG 帳號唷!
其他人也看了
退化性膝關節炎不敢走路?物理治療師:日行 6000 步防退化
物理治療師 Danlel K. White 探討日常走路與退化性關節炎功能受限相關性,給予醫療從業人員及民眾明確建議:每天 6000 步,關節炎伴隨失能發生率降低一半......
明明健康卻覺得有問題?小心中了反安慰劑效應
反安慰劑效應是什麼?反安慰劑效果是指出一些信念或預期等心理效果,可能會導致疾病產生,白話說就是在網路社群媒體上看了關於身體健康痠痛的資訊,便覺得自己得病了......
媽媽手不是女性的專利,爸爸也有可能媽媽手!
媽媽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拇指過度使用,造成周邊的支持帶增厚,壓迫到伸姆短肌及外展姆長肌造成發炎,容易出現疼痛及大拇指的無力......
登入中
James thephysio
作者
James 具有豐富訓練經驗的物理治療師,有著跨運動與醫學領域的背景,試圖結合訓練與物理治療,從醫學角度出發,配合不同的訓練模式來幫助運動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