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運動員強大的心理素質
許多精英運動員都有一個特質:壓力越大,表現越好。
我永遠都忘不了高中時,NBA火箭隊的Tracy McGrady在第四節最後35秒裡面投進13分,81比80逆轉勝馬刺隊的那一場球賽,影片連結放在文末[1]。
為了找出運動員超強抗壓性的秘密,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招募10位菁英極限運動員,以及11位普通人作為對照組,進行研究[2]。
在功能性核磁造影(fMRI)儀器中,他們鼻子被夾住,嘴巴含著軟管呼吸,同時進行認知功能測驗。測驗進行到一半,呼吸管的阻力會增加,讓受試者感到呼吸困難,卻又不至於缺氧發生危險。
吸不到氣的時候,認知功能肯定會下降吧?那可未必!
一般人的呼吸管被塞住時,作答正確率下降,但菁英運動員碰到相同逆境時,正確率不降反升(!)
磁振造影顯示,運動員大腦中掌管自覺與情緒的島葉(Insula cortex)與前扣帶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在呼吸困難時活動量反而下降。這意味著運動員在壓力下,大腦能保持情緒穩定、忽略身體的痛楚,並專注在眼前的目標上。研究團隊也發現,美國的特種海豹部隊(Navy SEALs)成員,也有類似的特徵[3],抗壓性超乎常人。
學者認為這種特殊能力,是可以後天訓練的[4],不過這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
運動競賽比的不只是身體,還包括運動員的心理。我想未來應該會有更多運動科學研究,嘗試去調控選手的大腦與心理狀態,來獲得更巔峰的成績。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w6j2CpRkE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276111/
-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10096
- https://www.frontiersin.org/....../fnbeh.2015.00229/full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思恒 王
作者
王思恒醫師,是一位復健科專科醫師。從醫學院時代開始著迷於健身運動,喜歡以科學角度研究運動/飲食/健康知識,以筆名「史考特」著有網誌「一分鐘健身教室」。 專長為健身、運動營養、運動傷害、疾病預防。曾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擔任住院醫師,現在在大台北地區復健科診所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