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師帶你深入瞭解「脊椎側彎」的原因與治療方法(上)
什麼是脊椎側彎?
正常人體的脊椎骨彼此堆疊,有著自然的曲線,從背後看整條脊椎會呈現一直線;而脊椎側彎指的是各節脊椎骨在 3D 結構下的扭曲與形變。X 光檢查(顯示的是平面的影像),量測角度(Cobb angle)超過 10 度可診斷為脊椎側彎。
因為人是立體的,所以側彎並不只是脊椎往一邊彎曲,而是同時合併三個面向的不平衡。
脊椎側彎的成因與風險
脊椎側彎可分為三大類:
-
原發性側彎(Idiopathic scoliosis):
成因未明,仍持續研究中,目前推論可能與基因、賀爾蒙、骨骼結締組織的形變或神經系統失能有關,各種因素也會相互影響。
-
先天性側彎(Congenital scoliosis):
神經胚胎發育時產生扭轉,使發育的骨骼形狀不對稱。
-
神經肌性及合併症側彎(Neuromuscular and syndromic):
神經肌肉疾病(如:腦性麻痺)或中樞神經損傷所引起的側彎。
其中原發性側彎最多,佔側彎族群的 80%, 於青少年時期(10~18 歲)發現,是常見的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
一般在側彎族群可以觀察到的身體變化如圖。
想像脊椎骨是一塊塊積木,疊在一起,如果前後左右沒有平衡,加上重力的影響,就可能會垮掉。當然,人體椎骨關節的四周有許多韌帶、肌肉筋膜等軟組織的保護,是不會垮掉,但也會因為力量的不平衡受到牽扯或擠壓,造成不適症狀或關節提早退化的風險。
脊椎側彎的型態分類
將脊椎分為四個區塊來看:
-
肩與頸椎
-
胸椎
-
腰椎
-
骨盆薦椎
依骨盆與腰椎是否有轉折,區分為三弧度與四弧度。 以四弧度的胸椎向右凸為例(是大家常說的倒 S 型),四個區塊分別產生相反的旋轉、側彎及偏移。矯正治療時,各面向都必須調整,才能建立完整的平衡。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登入中
Claire C. 運動物理治療
作者
現任:台北康睿物理治療所院長、中華健體技術教育推廣學會監事、自行車專項運動物理治療師、FixSit® 智慧調整坐墊特約講師。
學經歷:國立成功大學物理治療學士、加拿大 STOTT PLATES® 一級墊上與全器械認證皮拉提斯訓師、英國 Kinetic Control 動作控制治療師、美國 The Upledger Institute 頭顱薦椎平衡(CST) 與身體情緒釋放(SER) 認證治療師、德國 Schroth Method 脊椎側彎矯正治療師、動態神經穩定術 (DNS) 認證訓練師。
專長:徒手治療與筋膜平衡、身體動作控制訓練 & 運動傷害預防、脊椎側彎整合訓練、運動及骨科物理治療、疼痛控制與減壓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