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都「沒差」?合群的人追尋的不是成就而是歸屬感
最近在做生涯諮詢時,遇到幾個很有趣的案例,這些案例呈現出來的,往往是對生涯迷惘,並且對人生甚至有一種興致缺缺的狀態,缺乏生活的方向感與意義感,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是很容易恐慌的,甚至當你來到青壯年,該是對社會有一番貢獻,該累積一番成就的時候,那些社會世俗的眼光必定會讓你壓得喘不過氣來。
在我的觀察中,這些人很容易有「胸無大志」的樣子,就是當你問他喜歡做什麼,他最容易回答你「還好」、「沒差」,而他們往往是群體中配合度高的合群份子,當然,在他們沒有情緒困擾的情形下。
即使這群人進入職場,也容易因為為職場中的「人」努力跟拼命,所以簡單來說,這群人對生命的熱誠與驅動力,來自「人」—他們在意的人。因此他們一輩子在追尋的,並不一定是專業上的地位,事業上的成就,反而是一種領域性的歸屬感,我在這個「地方」有我安身立命的扎根感,我在這個人身邊,有被重視、被需要的價值感,我看著這個人在我身邊越變越好、越來越成功。
所以很多人會以為這樣的人就是要成為家庭主婦或主夫,過著以夫/以妻為天的生活,而的確他們在這樣的生活裡感覺安定與充滿動力,但其實他們也有一個人生重要使命,就是為「輔佐」而存在,或是為「助人」而存在。
所以他們更重要的課題,並不一定是要找到自己的專業熱情或興趣,而是「慎選」他們想要工作的對象,他們更需要一套辨識人的能力與技巧,理解這個人是否值得自己為對方賣命,還是一個會剝削人侵犯人界線的人,或是一個不懂得尊重人的上司或伴侶,這反而是他們在生涯當中需要為自己備齊的能力。因為他們的困難是,有可能生命前半段是一種失根狀態,因此過度渴望被肯定、被認可,而拼命跟著一個人,但又得不到認可,卻又更拼命付出,讓自己長期處在缺乏價值的狀態裡。
親愛的,為他人而活也可以發光發熱,每個英雄背後有許多厲害的輔佐,沒有輔佐的英雄也只能黯淡無光,你的生命高度、亮度並非用世俗的眼光去完全計量,而是配合你的天賦與天性,找到你最合適的位置,自然你就為自己造就出不可或缺的存在價值了。
其他人也看了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登入中
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作者
愛心理創辦人,心理作者,企業講師,具備國際MBTI施測師證照。擅長將心理學融入生活與企業管理中,致力於推動心理、情感與家庭教育,更期盼幫助每個人建立心理健康的觀念。從2014年創立愛心理以來,規劃了超過410場的講座或工作坊、也在外舉辦了四場以心理師為主的讀書會、以及幫大專院校規劃半年度的生涯規劃課程。歡迎追蹤她的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loewu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