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到六十歲女性最常見!淺談「肘隧道症候群」
尺神經由上臂到前臂,經過肘部的後方,該處神經非常表淺,僅介於皮膚與硬骨間,容易受傷,如午睡時用手肘當枕頭,或打麻將手肘長時間緊靠在桌面,容易造成尺神經病變。肘隧道症候群在四十歲到六十歲的族群中最常見,女性又比男性多。
什麼是肘隧道症候群?
尺神經是由上臂到前臂,通過肘部後方,介於皮膚與硬骨之間,由於神經位置非常淺,所以很容易受傷。短暫趴在桌上的午睡,過度使用電腦、長時間打麻將,這些將手肘靠在桌面的動作,很容易引發尺神經病變。肘隧道症候群的好發族群落在 40~60 歲,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在上肢神經壓迫中僅次於腕隧道症候群

肘隧道症候群的症狀有哪些?
-
初期症狀:手麻。無名指與小指的麻痺、刺痛,及肘關節內側酸痛。
-
中期症狀:握力與靈敏度降低。
-
後期症狀:神經持續壓迫導致肌肉萎縮,影響日常的生活。
肘隧道症候群的好發族群
-
反覆手肘屈曲與伸直的職人:如生產線作業人員、木工、手錶與金飾職人......。
-
骨折或肘關節變形、發炎患者。
-
不正確的姿勢:手肘長時間壓迫或屈曲超過 90 度。
肘隧道症候群的治療
-
休息:多數患者只要休息並停止壓迫的動作,症狀便會改善或痊癒。
-
藥物:輕症可使用非類固醇的消炎藥,減少神經或關節發炎減少腫脹。較嚴重者可局部注射類固醇抑制發炎。
-
配戴護具:避免肘隧道再受到外來的刺激與長時間壓迫。
-
手術治療:藥物及物理治療都無法改善症狀,最後可以用手術治療,來減輕尺神經所受的壓力,避免更進一步的傷害。
肘隧道症候群的復健運動
- 反手戴眼鏡伸展:
手掌向上做出 ok 手勢,手肘彎曲向內做出反手做戴眼鏡之姿,感覺上肢小指側肌肉緊繃,維持 10~15 秒,重複 2 至 3 次,身體可向左、右側彎來加強伸展,舒緩症狀。

肘隧道症候群與腕隧道症候群的差別
病名 |
腕隧道症候群 |
肘隧道症候群 |
壓迫位置 |
正中神經 |
尺神經 |
手麻區域 |
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 |
無名指、小拇指 |
好發族群 |
|
手肘反覆彎曲、伸直者 |
疾病引發 |
|
|

其他人也看了
肩頸僵硬原因 Top 5!
肩頸僵硬現在極為普遍,尤其久坐、低頭用手機,及長期高壓。根據美國脊骨神經協會,肩頸問題與不良姿勢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可能變為慢性疼痛、脊椎疾病、頭痛、疲勞等,以下將詳細探討肩頸僵硬的五大原因 ......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英文常叫 pump bump,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導致滑液囊發炎......
減重手術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能降低女性的罹癌機率!
許多過重的人,在嘗試許多方法失敗之後,可能會開始考慮進行手術,研究證明,減重手術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可以減少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登入中
維力骨科 維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