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偏頭痛」你該知道的那些事 (上)
今天要來分享上次回診得到一本很棒的書籍,是 2022 年台灣頭痛學會民眾衛教手冊《告別偏頭痛該知道的 100 件事》。
這本書的編輯以及審定皆為神經內科醫師們,真的是可以跪下來看的一本書呀!
身為醫療人員,自身也是偏頭痛個案,分享其中一些小迷思,如果各位是偏頭痛個案,或者想知道更多內容,可以到台灣頭痛學會網站,裡面有很多資訊唷!
123,告別偏頭痛小口訣
-
每週頭痛超過 1 次,要看神經內科。
-
每週止痛藥吃超過 2 天,恐讓頭痛惡化。
-
預防偏頭痛 3 招: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關於偏頭痛,你該知道的事。
一、為什麼會頭痛?
大腦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腦子裡不會直接產生疼痛。頭痛是來自於大腦旁的腦膜、血管、神經等受到刺激,或者頭臉部其他結構產生問題導致(例如青光眼)。
二、頭痛分類
頭痛分成原發性以及次發性。
-
原發性頭痛較常見,最常見像是:偏頭痛、緊縮型頭痛、叢發性頭痛。
-
次發性頭痛像是:各式各樣疾病、外傷、藥物、環境刺激。
三、頭痛的成因
原發性頭痛『本身就是成因』,也就是說這類型的頭痛本身並不是因為某種疾病,像是腦瘤、中風等造成。
而頭痛可能造成嚴重失能,WHO 研究指出,偏頭痛可能會對工作、課業、家庭生活等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及早診治是非常重要的!
四、偏頭痛不是頭痛一邊?
偏頭痛(migraine)這一詞源指的是『頭部一側的疼痛』,但其實是以前醫學不發達時的誤解。偏頭痛其實會發生在中間、後腦、甚至變換位置。
五、偏頭痛簡易自我診斷
ID migraine,以下三個問題有兩個是肯定,可能有偏頭痛,建議就診確認唷(診斷還需醫師做出正式診斷)。
-
失能(頭痛發作會影響工作、生活、課業)
-
噁心
-
畏光
參考資料:
- 台灣頭痛學會:告別偏頭痛該知道的100件事
想看更多,可以到 物理治療師 Amber 的 IG 帳號 唷!
其他人也看了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登入中
物理治療師 王文妤
作者
王文妤 Amber Wang 物理治療師|分享專業知識擅長物理治療、運動傷害、專業分享、動作控制、長者物理治療、淋巴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