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翹腳,屁股痛到跛腳!梨狀肌症候群引發坐骨神經痛,如何治療?(上)
天天坐辦公室不動如山、坐姿不良經常翹腳、假日拼命運動的人,是否經常有深層的屁股痛、腳麻麻的、甚至有時候會跛腳的困擾?有以上症狀,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喔!快來看看該如何治療與預防。
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 Piriformis Muscle 是位於臀部深層臀大肌下方的肌肉,臀部的左右各一,形狀如同梨子得名,始於薦椎終於股骨大轉子。其作用在幫助髖關節做出外轉動作,並與臀部的其他肌肉一同維持骨盆與髖關節的穩定、活動度,如走路、爬樓梯、跑步等動作。梨狀肌的下方有人體最主要的神經-坐骨神經通過,所以當梨狀肌因為重複動作或壓迫導致發炎、腫脹、緊繃時,便會壓迫坐骨神經,進而產生坐骨神經痛(又被稱作假性坐骨神經痛),這些因為梨狀引起的屁股痛、腿後側疼痛、足部疼痛、坐骨神經痛、腳麻症狀就是所謂的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
-
深層的屁股痛,單側臀部深層位置有痙攣性或壓迫性疼痛或麻的感覺。
-
坐骨神經痛,從臀部一直延伸到腳底,灼熱、刺痛、麻的感覺。
-
間歇性跛行,覺得腳沒有力氣,嚴重時走路像跛腳。
-
蹲、坐疼痛,站不起來。
-
側躺翻身、床上臥姿起身時會痛。
梨狀肌症候群發生的原因
梨狀肌症候群發生的原因很多,除了原發性問題,如梨狀肌自身受刺激、運動拉傷、肌肉痙攣、過度使用外,還有次發性的周圍結構問題如薦髂關節、髖關節功能異常、周圍組織腫瘤等。常見的原因如下:
-
久坐久站。
-
座椅太硬。
-
姿勢不良,翹二郎腿、疊腿坐等。
-
假日運動員,過度或錯誤用力。
-
外傷。
梨狀肌症候群與椎間盤突出的比較
坐骨神經痛做為症狀表現的病因很多,其中梨狀肌症候群與椎間盤突出因為症狀相似,容易被混淆,需詳細區別兩者的不同才能對症下藥,針對病因做治療。

- 梨狀肌症候群與椎間盤突出的比較表
病症 |
梨狀肌症候群 |
腰椎椎間盤突出 |
壓迫位置 |
梨狀肌腫大壓迫坐骨神經 |
髓核擠出壓迫坐骨神經 |
問題 |
肌肉問題 |
骨骼問題 |
疼痛表現 |
屁股痛 |
屁股痛外伴隨腰痛 |
自我檢測 |
壓腿測試 |
抬高角度測試 |
門診檢測 |
X 光排除其他結構問題 |
核磁共振 |
治療 |
|
|
- 梨狀肌的自我檢測-壓腿測試︰
坐在穩固的椅子上,測試的患側腳抬在另一隻腿上,此時感受屁股梨狀肌位置緊繃痠痛,身體向前下壓時症狀加劇,有可能為梨狀肌症候群。

其他人也看了
肩頸僵硬?簡單5招有效舒緩!
隨著高工時工作、久坐辦公及智慧手機普及,肩頸不適的盛行率顯著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約60%以上的上班族,肩頸痠痛。以下將詳細介紹 5招最簡單的舒緩方法:頸部側傾伸展、肩胛骨後縮、熱敷放鬆、指壓按摩、深呼吸調節 ......
肩頸僵硬原因 Top 5!
肩頸僵硬現在極為普遍,尤其久坐、低頭用手機,及長期高壓。根據美國脊骨神經協會,肩頸問題與不良姿勢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可能變為慢性疼痛、脊椎疾病、頭痛、疲勞等,以下將詳細探討肩頸僵硬的五大原因 ......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英文常叫 pump bump,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導致滑液囊發炎......
登入中
維力骨科 維力
作者
我們是在板橋在地深耕的骨科診所,創立疼痛維基百科與維力復健小教室,與患者分享醫學知識與復健運動影片,促使醫護與患者在進行醫療決策前,能共同享有現有的實證醫療結果,結合病人的偏好跟價值,提供病人所有可考量的選擇,達成知識、溝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