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腰痛?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改善骨盆後傾(下)
想要完全解決掉骨盆後傾,除了解除腿後肌群以及筋膜的緊繃,還要透過訓練髖絞鍊來重塑肌肉張力,最後再訓練大腦熟悉新的動作模式,這樣就可以真正的告別骨盆後傾,改善腰椎過直的問題。〈總是腰痛?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改善骨盆後傾(中)〉向大家介紹了骨盆後傾的一個運動,此篇還要介紹大家剩下的四個動作,趕快一起往下看。
二、PNF 動態腿後延伸
-
做骨盆復位,要拉伸的腳往前踩,膝蓋微彎,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腰後,這個動作是避免脊椎彎曲。
-
把腳跟用力壓地板 5 秒後放鬆,再屁股往後推,推到緊繃之後,再把腳跟往下踩 5 秒,5 秒後腳跟放鬆,屁股再往後推,反覆 3~5 次。
推的時候用屁股往後推,後腦往頭頂的方向延伸,腰椎注意不要往後,脊椎盡量保持一條線。反覆 3~5 下算一次,一組做三次,一天做三組。
三、靠牆拉筋
-
雙手往前推牆壁,膝蓋微彎,胸椎往下沉,屁股往後推,這邊要注意,不要變成拱脊椎的姿勢。
-
維持骨盆前傾的姿勢,膝蓋慢慢伸直,拉伸腿後。
伸直的當下,骨盆不要轉動,腰椎不要往天花板的方向突起,因為腿後肌群連結到坐骨, 架好骨盆,不讓腰椎移動,才能徹底地拉伸到大腿後側的軟組織。一次拉伸 1 分鐘,一共做三次,一天做三組。
四、站立臀推
將椅子放在小腿的後方,雙腳打開 1.5 倍肩寬,一手放在前胸、一手放在後腰固定脊椎,屁股再往後推,身體順勢往前傾,頭頂往前延伸,屁股慢慢的坐下去,保持屁股輕輕地碰到椅子停留 10 秒鐘,再慢慢站起來,反覆 12 次,讓大腿微微發痠,記得保持腰椎不彎曲。
這個動作是訓練髖關節的控制能力,可以增加臀推以及大腿的力量,靠著大腿力量將骨盆往前旋轉,順便練習髖彎曲的動作控制,12 下算一次,一組做三次,一天做三組。
五、 髂腰肌訓練
-
站著,將骨盆調整成正中位,肚子出力穩定腰椎,大腿慢慢的往上抬高到接近肚臍,將注意力放在大腿彎屈肌上。
-
在大腿往上彎曲的時候,避免骨盆往後移動,保持骨盆在中立位上,小腿不要出力。停留 10 秒,重複 12 下,每組做三次,每天做三組。
這個動作可以訓練到髂肌,從剛剛的側面圖可以看,當骨盆後傾的人,除了後面太緊,前面也會比較無力,所以用這個訓練加強髂肌拉住骨盆的力量,也能改善骨盆後傾。
結語
骨盆如果失去靈活度太久,最後有可能在腰椎上產生不可逆的骨性結構改變,到時候就真的沒有辦法透過物理治療的方法救回來了,而這些骨性結構改變的人,大多都只起源於一個很小很小的點,就是久坐,說久坐一小時少活 22 分鐘可能真的不誇張,如果骨性結構還沒被破壞,別忘了經常提醒自己要動一動,也不用過份擔心骨盆歪斜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主動讓骨盆活動的權利,而不是被迫卡在某一個角度。
想要直接看訓練影片,可以到 啾C的物理治療頻道 喔!
其他人也看了
減重手術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能降低女性的罹癌機率!
許多過重的人,在嘗試許多方法失敗之後,可能會開始考慮進行手術,研究證明,減重手術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可以減少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登入中
物理治療師 啾c
作者
啾c物理治療師,她擅長用淺顯易懂的讓你認識自己的身體,清晰的動作指令,讓觀眾能以物理治療師的角度看運動。透過擺位,誘發,訓練,幫你改善不良體態造成的痠痛。歡迎訂閱她的 YouTube:https://youtube.com/c/啾c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