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搶購清冠一號嗎--清冠一號之宜忌
最近 omicron 疫情加溫,由於大家對於疫情的恐慌與對中醫藥的興趣,反而清冠一號成為最近最火紅的處方之一,大街小巷,無不趨之若鶩。由於門診被詢問實在太多,所以姑且稍微聊聊這個風靡大街小巷的處方。
一般來說對於這個處方,行內有所褒貶,但能讓大家對中醫藥有如此關注,其實是一件很特別的事,首先清冠一號的處方根據研發單位發表在論文上的記載,以及衛福部中藥許可證的公開資訊,清冠一號的方劑組成為:
-
黃芩(Scutellaria Root)18.75克(5錢)
-
魚腥草(Heartleaf Houttuynia)18.75克(5錢)
-
栝蔞實(Mongolian Snakegourd Fruit)18.75克(5錢)
-
北板藍根(Indigowoad Root)18.75克(5錢)
-
厚朴(Magnolia Bark)11.25克(3錢)
-
薄荷(Peppermint Herb)11.25克(3錢)
-
荊芥(Fineleaf Nepeta)11.25克(3錢)
-
桑葉(Mulberry Leaf)11.25克(3錢)
-
防風(Saposhnikovia Root)7.50克(2錢)
-
炙甘草(baked Liquorice Root)7.50克(2錢)
以上藥材以 1000 毫升水煮沸濃縮至300毫升。此為單一成人患者的每日劑量。
而研發單位的處方依據及方解: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蘇奕彰所長表示,「臺灣清冠一號」係以明代《攝生眾妙方》所輯之「荊防敗毒散」為處方基礎。原方由「荊芥、防風、柴胡、茯苓、桔梗、川芎、羌活、獨活、枳殼、甘草、生薑」等藥材組成。吳又可《瘟疫論》及戴天章《廣瘟疫論》提出,欲辛涼發汗「荊防敗毒散」為可用之方。時疫貴解其邪熱,而邪熱必有著落。方著落在肌表時,非汗則邪無出路,故汗法為治時疫之一大法也。但風寒汗不厭早,時疫汗不厭遲。風寒發汗,必兼辛溫、辛熱以宣陽;時疫發汗,必兼辛涼、辛寒以救陰。……辛涼發汗,則……荊防敗毒散之類是。——清 戴天章《廣瘟疫論》卷之四 〈汗法〉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考量「病邪入肺化熱」為新型冠狀病毒病患者臨床主要表現,進行方劑調整:患者病勢發展朝向瀰散性肺炎,屬肺熱痰壅之證,使用辛散解表的「荊芥、防風、薄荷、桑葉」為君藥;以清熱宣肺解毒的「黃芩、板藍根、魚腥草」為臣藥;以寬胸祛痰的「全瓜蔞」及降氣平喘的「厚朴」為佐藥;最後以「甘草」為使藥,調和全方。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成分及生物活性監控下,授權由 GMP 藥廠製成濃縮細顆粒劑,可直接以溫水沖服。個別患者依照病情需求,也可以由醫師加其他配方顆粒藥物調劑使用。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表示,中醫歷史上面對病勢變化迅速瘟疫中的大量病患均採「透邪外出、截斷病勢、專病專方」的治療方式,以達防止疫情擴散及病人重症之目的。所以一旦感染就須使用「專方」「預防性投藥」的積極治療,亦不適宜為不同體質的病人「對症治療」調整用藥。部分中醫師提出需要顧慮體質、平衡用藥、對症治療,這種想法只適合一般慢性疾病及一般性感染的治療,並不適合在瘟疫專方中使用,會降低效能。清冠一號作為抗瘟疫藥物也不適合健康人群作為預防使用。
大家可以從以上可以得知,中醫藥研究所本身也不認為這個藥可以拿來在預防使用,畢竟處方的原則是避免病情往肺熱痰壅的情形發展,而在當時使用這個處方時的流行病毒株與目前流行之 omicron 並不相同,病程發展往瀰漫性肺炎的比率也降低許多,所以在清冠一號的使用上,劉醫師個人相對謹慎,會根據患者情形選擇是否適合完全應用這個處方。
而另外中醫臨床,講求根據患者的體徵、病況主訴、脈象等原則去得出一個總體性的考慮用藥,所以這也是診所並未單純準備清冠一號的原因,而坊間各大醫院中醫部也都有推出各自的抗疫處方,其實這個與各個醫師的臨床習慣跟治療有關,也與他遇到的患者族群有關,比如兒科看得多的,就劉醫師經驗這次咽痛發燒的小孩挺多,應用上可增加利咽藥物,但也有染疫後食欲不振,但未往精神倦怠的情況發展,反而應用了柴胡劑的處方而快速痊癒的。但若患者有腹瀉之情形,劉醫師個人經驗上就認為不適合應用這個處方,必須重新依據病況去擬定治療方針。
但有專病專方是否就完全違背中醫的原則呢?其實也不然。以前遇到瘟疫,醫療不方便,衛生觀念不佳,隨隨便便都是死一堆人,像漢朝的張仲景《傷寒論》序中:「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家裡一下就快滅門了,又如明朝吳又可當時遇到的瘟疫:「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口僅存者。」這種情況在古代通常政府或是地方的醫師都會發明一些處方來應用。
像吳又可當時應用傳統的治療處方效果不佳,所以在這個瘟疫上他便發明了達原飲這個處方來治療他當時流行的疫病。不過應用在瘟疫的處方,各個年代都會有不同的情況,畢竟連流感都在每年變化,大型的感染證爆發的時候,古人也觀察到某些時候的會出現大量類似的患者,如《瘟疫論》開頭便提到:「病疫之由,昔以為非其時有其氣,春應溫而反大寒,夏應熱而反大涼, 秋應涼而反大熱,冬應寒而反大溫,得非時之氣,長幼之病相似,以為疫。」所以便會出現專病專方的情況,但幾乎所有的專病專方,在書中都會強調醫者必須從症狀去診斷,進而去判斷用藥,如廣瘟疫論卷一就提到要辨氣、辨色、辨舌、辨神、辨脈、辨時行疫癘與風寒異氣、辨時行疫癘與風寒異受、辨傳經。畢竟雖然像這樣的傳染病,雖然多數人會有共性,但也會有少數人身體情況不同而發展變化不同,這便需要由醫師去拿捏其中的分寸,所以若有身體不適,劉醫師推薦大家還是先尋求醫師的幫助,不宜自己服藥,這樣才能獲得最妥善的治療。
其他人也看了
肩頸痠痛、膏肓痛、手臂痛?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就像裝了水的皮球,承載著來自上下兩節椎體的壓力,當壓力不平衡的時候,椎間盤就會被推向一邊,但在椎體後方有一條強壯的韌帶-後縱韌帶會擋住向後突的椎間盤......
膝蓋痛比你想得更複雜!膝蓋痛就醫該注意的事
田徑場還是河濱,都可以看到呼嘯而過的跑者和騎士,同時診間也出現越來越多膝蓋痛的人,到底該如何尋求協助與常見的膝蓋往內夾問題與治療方向......
頭痛有可能是脖子引起的--認識頸因性頭痛
為什麼我脖子痛越痛越上去到頭部?頸部緊緊的努力伸展就對了嗎?有想過可能讓你頭痛的竟然是頸部!一起來認識頸因性頭痛......
登入中
Wenfa Liu
作者
劉文法中醫師,現任德滿堂中醫診所院長,興趣為研究中醫學史以及中醫藥文化,專長為中醫婦科、內科,擅長使用傳統中藥材處方。喜歡從社會文化角度看待傳統中醫藥文化。 另有攝影與美食嗜好,以 wenfaliu 的帳號在 Instagram 上分享攝影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