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疼痛、手臂麻?可能跟斜角肌有關
斜角肌(Scalene)位於頸部側邊,可分為前、中、後三條分束,是一群常見造成頸部、前胸區域疼痛,或是手臂麻、痛問題的肌肉。
因斜角肌肌筋膜疼痛傳導的路線,與頸神經根病變、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區域相似,右前斜角肌與中斜角肌之間的三角區域,右臂神經叢與鎖骨下動脈經過,因此當斜角肌緊繃,壓迫到中間的臂神經叢、動脈,造成胸廓出口症候群,或是出現肌筋膜疼痛時,容易被誤認為頸椎病變、腕隧道症候群的問題。

解剖位置
-
起點
-
前斜角肌 – 頸椎第三節到第六節橫突。
-
中斜角肌 – 頸椎第二節到第七節橫突。
-
後斜角肌 – 頸椎第五節到第七節橫突。
-
-
終點
-
前斜角肌 – 第一根肋骨。
-
中斜角肌 – 第一根肋骨(較後方)。
-
後斜角肌 – 第二根肋骨。
-
平時在治療病人的時候,其實會遇到許多個案有類似頸神經根病變的症狀,但在做頸部的活動,或是一些特殊測試的檢查時,卻又都沒有誘發出類似的症狀。
車禍(頭部因撞擊快速晃動)、頻繁咳嗽、長時間頭轉向一側、長時間駝背坐姿、頻繁提重物、頸式呼吸、過肩投擲這些都是可能會使斜角肌緊繃的因素。若個案有類似的狀況跟經歷,這時不妨換個角度思考,檢查看看個案的斜角肌,很多時候會發現這類個案的斜角肌處在僵硬、縮短的位置。
若進一步去按壓斜角肌的激痛點時,很可能會誘發出與個案平時手痛、手麻相似的症狀。這時可再加上 Scalene cramp test 跟 Scalene relief test 做進一步的確認。
若經檢查後發現肩頸、手臂的麻痛與斜角肌有很高的關聯的話,這時僅需鬆開斜角肌,並教導個案如何自己伸展,便能獲得很好的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處理完斜角肌後,還需繼續找出讓斜角肌緊繃的原因,個案的呼吸模式、平時的工作環境或運動習慣等等都是需要留意的資訊。我們面對到的症狀常常是多因素造成後的「結果」,找出背後的「原因」並調整才能真的達到長期的改善。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物理治療師 Hunter
作者
Hunter ,一位熱愛運動健身的物理治療師,希望能藉由寫文章、拍影片來分享一些有關於「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常見運動傷害」、「傷後訓練」和其他醫療保健知識,目前也擔任英國 CMS 動作控制培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