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腳麻好難受,小心椎間盤突出!
常常腰痛、腳麻且不舒服,搬重物時會感到更為難受,要小心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是脊椎骨間的軟骨,會因為長期的受壓及突然的重力,造成周圍的韌帶受損或退化,導致椎間盤突出,以致擠壓周邊的組織及神經,造成不適。
特別像是吸煙、體重過重、缺乏運動、核心肌力不足、長時間坐著和站立、長時間向前或向後彎腰、頻繁搬運重物、背部遭受震動、長期彎腰駝背等族群,都是高風險族群,要特別留意。
除了腰背疼痛,椎間盤突出還可能會有臀部和髖部疼痛、背部肌肉緊繃、坐骨神經痛、腿或腳掌麻痺刺痛、腳無力、大小便失禁、行走困難等症狀。
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檢測來看看自己有沒有可能有椎間盤突出,像是身體前彎姿勢下會使腿部疼痛明顯惡化、向後彎時疼痛卻會減少、下肢無力且無法單腳站立、仰臥伸直抬腿會感到疼痛及麻木或無法踮腳尖站立。如果有上述的情況,要小心是椎間盤突出,建議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與處置。
而一旦發生椎間盤突出,過重患者減重、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過大的壓力,避免症狀惡化。正確的姿勢像是要避免往前彎的動作,坐立時髖關節及膝關節應要彎曲。 儘量避免會造成症狀加劇的動作,如果在從事活動或運動時,有疼痛增加或症狀變明顯時,就應避免該動作。如果症狀很嚴重,可以多休息並維持輕度的居家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久臥躺床休息。必要時可以搭配使用消炎止痛藥物來治療並緩解疼痛。
復健儀器治療如牽引、熱敷及電療可以降低脊椎的壓力、減緩疼痛,並促進受傷組織修復。然而只靠復健儀器治療是不夠的,必須搭配核心肌群的運動及矯正不良的姿勢或習慣動作,降低脊椎的壓力、改善疼痛、減少復發的機會。嚴重的疼痛患者可以考慮進一步接受注射治療,包括增生療法治療周邊受損韌帶及關節、硬脊膜上注射治療神經性疼痛等,來緩解疼痛。
多數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均可藉由非手術治療來緩解症狀,然而如果有出現下肢肌力持續變差、大小便受到影響、長期非手術治療沒有改善且持續惡化等情形,就要小心有嚴重的神經壓迫,甚至可能造成脊髓損傷,此時就要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要手術處理。
其他人也看了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登入中
冠誠 陳
作者
陳醫師畢業於陽明大學醫學系,目前是藝文康澤復健科診所院長,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骨質疏鬆症專科醫師,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理事,台灣疼痛醫學會專業會員,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專業會員,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專業會員,台灣肌肉骨骼神經超音波醫學會專業會員。
歡迎追蹤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ehab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