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發達,頭腦才會不簡單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是錯誤迷思,有運動的人頭腦才會好。
「執行功能」是大腦的高階認知功能,它幫助我們處理難題、控制行為、達成目標,以下是幾個執行功能的例子:
- 自我控制:例如辦公室有人請喝珍奶,雖然你很想喝,但因為你在減肥所以拒絕了他的好意。
- 工作記憶:老闆交代了三件事要你完成,在登入手機待辦事項前,你用力記在腦海裡。
- 認知彈性:電視新聞說今年GDP成長創新高,五歲的女兒問你那是什麼意思,你嘗試解釋給她聽。
要如何讓孩子學習自我控制又增強工作記憶呢?運動是個好方法。英國運動醫學期刊上的統合研究指出[1],學齡孩童與青少年都能透過運動來增強執行功能。希望孩子乖巧、聰明又坐得住嗎?帶去運動放電就對了!
那如果今天我是中年人,覺得上班都好累,腦子不太好使,答案也是運動嗎?當然!
比較10對30多歲同卵雙胞胎的大腦發現[2],有運動習慣者的大腦灰質容積較大。過去研究發現,認知訓練與運動可以增加大腦容積,而糖尿病與失智症會縮小大腦容積。這些線索指出,即使是30多歲的年輕人,有運動與沒運動者的大腦健康就已經產生差距。
老年人最怕的失智,又要怎麼預防呢?絕不是整天坐著打麻將,請增加你的活動量。
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皆對腦部健康有正向作用,權威的刺胳針期刊也在2020年的「失智症預防、介入與照護」一文中[3],建議以增加身體活動量來預防失智。
當然,也不是說光靠運動,不用唸書也可以考上台大!就像身高200公分的人未必都是職籃明星,還是得加上後天的練習才有用。我的意思是,從8歲到80歲,運動都可以促進大腦健康,然後我們再靠著學習新知、接受挑戰、人際互動去刺激這顆經過「加強」的大腦,這樣就能發揮出100%的腦力潛能。
讀到這裡,還不趕快放下手機,趕快去空手深蹲10下?
參考資料
-
Physical activity, fitness, glucose homeostasis, and brain morphology in twins
-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更多追求健康生活的正確觀念,歡迎大家參考 史考特 (王思恒醫師)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思恒 王
作者
王思恒醫師,是一位復健科專科醫師。從醫學院時代開始著迷於健身運動,喜歡以科學角度研究運動/飲食/健康知識,以筆名「史考特」著有網誌「一分鐘健身教室」。 專長為健身、運動營養、運動傷害、疾病預防。曾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擔任住院醫師,現在在大台北地區復健科診所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