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的必經之途......大腿拉傷
在台北,幾乎每個禮拜都會有馬拉松,但場場參加下去,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各位跑者們還是給自己一個 buffer time,來調整、休息,不然很容易引起大腿拉傷,一些研究統計,大約有 ⅓ 的運動員曾經有過大腿拉傷的經驗,且大多第一次受傷的恢復期較長,有的還會到兩個禮拜。那,到底拉傷後多久才能回歸運動場呢?
何謂大腿後側拉傷
想要知道多久才能回歸運動,得先知道何謂大腿拉傷,一般容易被混淆的有兩種:急性期大腿後肌無力拉傷(Acute Hamstring Strain)跟近端大腿後肌肌腱病變(Proximal Hamstring Tendinopathy)而拉傷則分為四級:
零級:組織正常、影像正常
一級:組織有些水腫,組織沒有任何受傷以及血腫情況
二級:組織水腫、些微血腫,外觀看得出瘀斑、組織有少許斷裂
三級:組織水腫、血腫、外觀有瘀斑,肌肉組織全斷,需要手術
關於這兩種傷害,還有受傷機制/常見位置的區別。像是急性期大腿後肌無力拉傷通常都是高速跑步或是過度拉伸引發,而近端大腿後肌肌腱病變,則是肌肉本身過度負荷、重複拉伸而起;如果是高速跑步引起的拉傷則多半發生在近端肌肉肌腱交界處,過度拉伸引起的則發生在近端半膜肌肌腱複合體位置,並且多半都很難繼續運動;臨床評估則會有帶瘀青的斑點、肌肉按壓會有缺損、髖關節伸展、膝曲屈會帶有疼痛等等。
如果要區分是拉傷還是病變,可以透過 Puranen-Orava test、bent-knee stretch test、modified bent-knee stretch test 三種測試來確認。
文字描述好像很複雜,整理一個簡單表格讓大家看看:
回復運動能力的時間點
那回歸主題,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回歸運動呢?
相較於第二型的拉傷型態,第一型的拉傷在急性期更快速的讓運動能力惡化,但是恢復的也較為快速;針對短跑,第一型拉傷的選手,平均花四個月的時間才能回復原有水準,而針對過度拉伸而拉傷的舞者,則差不多要一年才能恢復水準;針對大腿後肌拉傷,逐漸增加關節活動度、肌肉張力、離心運動、神經肌肉控制,是目前最適合且有效的復健管理,而目前並沒有看到注射對於簡短回復時間或是減輕疼痛的關聯性喔。
其他人也看了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登入中
文妤 王
作者
王文妤 Amber Wang 物理治療師|分享專業知識擅長物理治療、運動傷害、專業分享、動作控制、長者物理治療、淋巴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