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肩頸痠痛,不能不了解「上交叉症候群」
大家都知道「姿勢不良」會造成很多骨骼肌肉方面的相關問題,肩頸痠痛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多數是因為低頭滑手機、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長時間開車或其他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想要徹底改善肩頸痠痛症狀與不適,需要先了解身體發生了甚麼事?
但究竟怎樣的的姿勢,才算是良好的姿勢呢?我們可以從正面、側面與背面觀察一個人的姿勢。

正面與背面觀察
-
頭頸部:額頭中心-鼻頭-下巴連線是否與胸骨對齊
-
肩膀:兩側是否等高、是否上抬(聳肩)
側面觀察
-
耳垂是否與肩膀呈一垂直線(頭部是否過度前傾)
-
兩側肩膀是否向前位移(圓肩、駝背)
-
背部是否過度駝背(胸椎過度後凸)
什麼是上交叉症候群(Upper crossed syndrome)

「上交叉症候群」是由一名捷克醫師 Vladimir Janda 所提出的概念 ,在這樣的族群當中,常見的姿勢異常包含:烏龜頸(頭部往前位移)、上頸部過度伸直、圓肩(肩胛外翻)、翼狀肩胛、駝背(胸椎後凸)、過度聳肩等,而人體的骨骼結構就像堆積木一般,每個關節之間都會有連帶關係互相影響,因此上交叉症候群甚至有可能因為影響肩胛骨的位置與動作控制,最終造成肩關節的穩定度下降,延伸成肩關節疼痛問題。
除了以上外觀的改變外,肌肉長度與活性的改變,才是真正造成問題產生的來源。在上交叉症候群當中,因縮短而緊繃(過度活化)的肌肉包含有斜對角線後上方的頸伸肌群、上斜方肌以及提肩胛肌,再加上前下方的胸大肌與胸小肌;另外一條交叉線的前上方則是相對應長期被拉長而無力(活化不足)的頸深屈肌與後下方的肩胛穩定肌(菱形肌、中下斜方肌、前鋸肌、肩袖肌群等)。
參考資料:
-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 (2010). NASM's essentials of corrective exercise training: Wolters Kluwer Health
想看更多圖文,可以到 𝐇𝐢𝐁𝐨𝐝𝐲 嗨健康 | 物理治療 𝐱 運動 |看看唷!
也可到 HiBODY 嗨健康 最貼近你生活的圖解健康學 看更多健康專欄文唷!
其他人也看了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登入中
HiBody 嗨健康 物理治療師
作者
HiBODY嗨健康的品牌創辦人,以插畫為主軸的圖文創作,分享最貼近你生活的圖解健康學!想要遠離腰痠背痛、運動傷害與姿勢不良,歡迎追蹤她的Instagram帳號:@hibody_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