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前決定人生進度表?
有一位剛滿三十歲、也同在出版業的朋友,告訴我他有些沮喪跟焦慮。
原因在於,前陣子參加了同學會,跟同學聊到工作職涯的發展規劃。
有一位目前職銜與薪水都滿不錯的同學,建議他應該要好好思考還要不要繼續做現在這份工作。
同學覺得出版業的薪資成長幅度不高、公司規模不大,以長遠來看,發展性不夠。
而有個說法是:「三十五歲以前要拚命往上爬,三十五歲以後,就立定在一個產業裡,垂直向上發展。」
照這樣看來,朋友的時間不多了。
那位朋友受了這番話影響,心情低落了好幾天。
老實說,朋友是真心喜歡現在的工作,雖然薪水以外界的標準來看是一般水準,但也足夠應付目前的開銷,還能存點錢。
讓朋友覺得特別有收穫的,是在工作中認識了很多很棒的同事與作者,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很多。
不過,他也必須誠實地說,如果再過五年,他實在沒把握自己能升遷或加薪到什麼程度。
同學說:「三十五歲就是垂直向上發展」,但如果屆時他沒有得到機會,走得比別人慢,怎麼辦?
忍不住回想,三十歲的自己、三十五歲的自己,當時在想什麼、做什麼呢?
不得不說,自己是很幸運的。
總是在工作中遇到很好的主管或前輩,更別說作者與合作夥伴,都給我很多幫助。一直到現在,還有許多人都是我保持聯繫、持續學習的對象。
說真的,「從來沒想過」幾歲的自己,要達到多少收入、什麼職位。
當然,我也不是全無目標。
只是我的目標放在工作項目的挑戰,而不是考慮薪資或職務的發展。
我在自己喜歡的工作領域裡全力以赴,為了減少失敗而提升自己;每一次成功,都是自己與團隊努力而來。
我很享受這樣的過程,對於伴隨而來的有形獎賞,我當然也不會推辭。
一直到很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有不少人會給自己的人生排「進度表」。
幾歲要結婚生子、幾歲要達到某個薪資、幾歲要擔任主管、幾歲要存款多少錢、幾歲要買房等。
這些人可能成功做到了,於是分享出來讓大家學習。
但每每看著,都覺得奇怪……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為什麼要跟著你的進度走呢?
唯有自己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同學、朋友、父母、親戚,甚至是書籍作者或 YouTuber 們,他們都無法為你的人生負責。
只有自己知道,什麼樣的生活會讓自己感到快樂、什麼樣的工作讓自己滿足,什麼樣的成長步調,是自己能接受也能做到的。
只是我也必須提醒:
凡是自己做的決定,都要為後果負起責任。
如果最後決定要按照他們的進度走,而在未來某個時刻,突然驚覺那不是自己要的並為此感到後悔,這也是必須承擔的。
反之亦然。
與其花時間焦慮煩惱他人的進度表,不如多花些時間探索自己真正喜愛的、想要的是什麼,一步一步去達成。
相信這樣的人生也是很美好的!
想看到更多總編私房筆記嗎?可以到 總編的臉書粉絲團 唷!
其他人也看了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登入中
總編私房筆記 YANG
作者
經手過大明星、文壇前輩、暢銷全球翻譯書……這些經歷豐富了我的出版人生。 這輩子只待過出版領域的總編輯,分享從小職員走向「總」字輩主管,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學。 ○臉書專頁:總編私房筆記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chiefeditor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