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運動前須建立的十大運動須知(下)

運動後變輕幾公斤,補充幾升水

運動強身,但對於運動應該要知道的觀念,各位了解多少?〈開始運動前須建立的十大運動須知(上)〉為大家說明了六點運動須知,還有哪些重點需要知道呢?趕快一起往下看。

 

七、水份需求

脫水是指缺水量超過體重的 2- 3%,這樣會降低運動表現,嚴重脫水會導致急性腎衰竭、電解質不平衡、心律不整甚至瘁死;因此,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後都應該攝取充足的液體,以維持健康和最佳表現。

  • 運動中:

    運動中補充是為了防止運動時發生脫水,不過個人的飲水量也不宜超過出汗率。

  • 運動後:

    運動期間每減輕一磅(約 0.5 公斤)體重 ,會消耗約 16–24 盎司(450 -675 毫升)液體,因此可依照這個比例補回來。

 

八、飲食補充分階段

  • 運動前:

    膳食或點心應提供足夠的液體以保持體內水份狀態;脂肪和纖維含量相對較低,以促進胃排空並儘量減少胃腸道不適,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對較高,以維持血糖,蛋白質含量適中,選擇平常習慣的食物來源以避免運動員腸胃不適。

  • 運動中:

    營養補充的主要目標是補充水分流失,並提供碳水化合物(約 30-60 克/小時)以維持血糖濃度。當運動員在運動前沒有攝取足夠的食物或液體時,或當運動員在極端環境(熱、冷或高海拔)中運動時,這些營養指引對於持續超過一小時的耐力賽事尤其重要。

  • 運動後:

    飲食目標是提供足夠的液體、 電解質、能量和碳水化合物,以取代肌肉肝醣並確保快速恢復。前 4 小時需要約 1.0-1.2 g/kg/小時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 ,接下來以恢復每日熱量需求即可。

  • 恢復階段(運動後 0-2 小時):

    應儘早攝取提供約 10 克必需胺基酸(或 0.25-0.3 克/公斤體重)的蛋白質有助於肌肉恢復和肌肉蛋白質合成。

 

九、微量營養素需求

一般來說,如果運動員能從各種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能量來維持體重,則不需要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其他補充則依照各生命(與運動無關)的補充建議 ,例如懷孕婦女補充得葉酸。

特殊狀況:如果運動員正在節食、習慣性偏挑食、生病或正從受傷中恢復,或者有特定的情況,可給予綜合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

除非有特定微量營養素缺乏,才會給予單一營養素補充劑,例如缺鐵性貧血給予鐵補充劑。

 

十、聰明挑選增補劑

使用此類產品應仔細評估安全性、功效和合法性後才能使用。素食運動員可能面臨能量、蛋白質、脂肪和關鍵微量營養素(如鐵、鈣、維生素 D、核黃素、鋅和維生素 B12)攝取量不足的風險,可依照醫師與營養師建議補充。

 

如果想看更多,歡迎前往追蹤 吃出影響力-營養系劉沁瑜老師 FB 喔!


劉沁瑜 教授
劉沁瑜 教授

作者

劉沁瑜教授擁有十年醫學中心工作經歷後,在大學從事研究、教學,並擔任考選部命題委員。她是少數接受完整臨床營養醫學訓練、具有豐富臨床實務經驗並能進行臨床與基礎研究的學者。在社會實踐方面,她強調實證醫學和科學論證的營養照護觀點,同時也積極參與營養與食品安全相關政策制定、創新創業以及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計劃。 獎項與榮譽:輔仁大學教學績優獎、教學成果獎勵、優良導師獎以及百萬產學合作獎勵等。 著作:《吃出影響力》(2020),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