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骨一定要「喀」一聲?物理治療師:三大迷思一次看!
「喬骨完,十年的脊椎側彎就沒了。」
「我每次被『喀拉』完,骨頭變正,就不會駝背。」
「整脊、喬骨、關節鬆動術、徒手治療、正骨、復位」聽起來都很相似,其目的是相近的,即「透過雙手來調整關節或骨頭之間細小的動作或位置」。
不同學派有不同名稱,包括民俗療法、脊骨神經醫學(chiropractic)、骨療法(osteopathy)、物理治療(physiotherapy)等。不管是哪種學派,其實只要有療效或自覺對身體有幫助,我覺得都是好的,但也需確保操作者是有相關經驗及背景的,因為其具一定的風險,喬好叫復位、喬不好叫脫位或骨折。
今天要來談談關於整骨的三大迷思。
一、喬骨、整脊是在移動骨頭?
對的,包括整脊、或物理治療師用的關節鬆動術(Joint mobilization/manipulation),都是在試圖「調整骨頭或關節的細小動作或位置」。但是,大家常誤解的是「骨頭被移動的程度」。在進行鬆動術時,骨頭位移的程度是大多以釐米(mm)為單位,較大或鬆的關節可能做到 1-2 公分,但其餘的關節至多都在 1 公分內,因此位移的程度也只在一個一元硬幣的範圍。
但我聽病人都說的像動了一台大手術一樣,復位到 X 光都可以看得很清楚。當肉眼或摸起來有差別的,大多是真的「脫臼、脫位」了,這時候做復位的強度才會位移幾公分
二、有喀拉的聲音才是有效?
這句話對一半,因為在按壓的瞬間『有聲音、喀一聲』會額外造成一個心理的療效,大多數人聽到這「喀一聲」就覺得開了,這樣的效應又稱為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其實,有效的關節位移或調整,不見得會伴隨關節產生聲響,同樣都能達成「調整、矯正後」的療效。所以「病患不用要求治療者一定要用力到壓出聲音,治療者也不用追求一定要做出聲音」。不過,安慰劑效應或心理作用只要有幫助,我覺得也是需要的,就像有時候進醫院看到一個人穿著白袍,就覺得身體好了一些。
三、矯正、調整以後,就一勞永逸?
我自己認為是非常困難的,曾經在網路上看過說「脊椎側彎、長短腳、骨盆歪掉、駝背、長不高」等,靠一兩次整脊跟調整就好了,這個我抱持疑問。今天身體會處在較「不平衡、不正」的位置,除非是剛好車禍、摔倒,不然九成的人都是長時間累積造成,事出必有因。常見的例子為一側肌肉比較緊、另一側肌肉較鬆,而慢慢把骨頭或關節的位置偏移掉(再次重複,這個幅度也是 mm 為單位,不是大家想的 cm),經年累月才造就現在的狀況。
\
筆者的小提醒
最後,想要提醒大家:「我相信徒手調整能暫時矯正,但它絕對不是長期的,長期一定要配合矯正性訓練、運動、姿勢或習慣的改變」。
其他人也看了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肩頸痠痛、膏肓痛、手臂痛?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就像裝了水的皮球,承載著來自上下兩節椎體的壓力,當壓力不平衡的時候,椎間盤就會被推向一邊,但在椎體後方有一條強壯的韌帶-後縱韌帶會擋住向後突的椎間盤......
膝蓋痛比你想得更複雜!膝蓋痛就醫該注意的事
田徑場還是河濱,都可以看到呼嘯而過的跑者和騎士,同時診間也出現越來越多膝蓋痛的人,到底該如何尋求協助與常見的膝蓋往內夾問題與治療方向......
登入中
陳甫銓 物理治療師
作者
【陳甫銓的物理治療筆記】專業物理治療師,希望能藉由藉由實證醫學支持的物理治療,分享臨床經驗,讓您遠離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