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學院專欄
物理治療師伸展運動示範:運動傷害中每 4 人就有 1 人「足踝扭傷」
原文出處:足踝扭傷的運動伸展
各位知道運動傷害中,每 4 人就有 1 人有腳踝扭傷嗎?腳踝扭傷是非常常見的骨骼肌肉傷害之一。大家可能都有腳踝翻船的經驗,但其實大多數人覺得不痛了,就沒有加以理會,忽略了治療,造成日後可能有反覆扭傷的風險。因此今天要和大家分享腳踝扭傷或是腳踝骨折之後,後續復原可以做的訓練。
復健初期--使用彈力帶進行腳踝肌力訓練
坐在地板上,單腳伸直,將彈力帶繞過腳底,兩手拉緊彈力帶。若是訓練右腳踝,則左手拉得比右手緊,右腳同時做出外旋的動作。左右來回 10 下換腳訓練,一天可做 3 組。
復健後期--利用自身重量進行腳踝控制訓練
水壺擺在腳前方約 50 公分處,以腳趾下方足部中段施力,健側腳離地,利用患側腳單腳站立,手往前去碰水壺,同時維持單腳站的穩定。當狀況穩定時,可視情況將水壺距離拉遠。左右各 10 下,一天可做 3 組。
以上 2 個腳踝復健訓練,大家都學會了嗎?千萬不要輕忽小小的疼痛,以免造成日後更大的傷害。訓練過程中,如果出現任何疼痛或是不適,應當立即停止訓練,並且洽詢物理治療師。
其他人也看了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登入中
維力骨科 維力
作者
我們是在板橋在地深耕的骨科診所,創立疼痛維基百科與維力復健小教室,與患者分享醫學知識與復健運動影片,促使醫護與患者在進行醫療決策前,能共同享有現有的實證醫療結果,結合病人的偏好跟價值,提供病人所有可考量的選擇,達成知識、溝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