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學院專欄
心理感到費力,生理容易肩頸僵硬、腰酸背痛

工作時造成肌肉骨骼疼痛的風險因子很多,除了環境因素外,主觀感受肌肉費力程度也是工作疼痛症候群的危險因子之一。一篇2012年發表在『英國肌肉骨骼疾病期刊』的研究《專業電腦使用者的自覺用力程度、工作環境和上肢症狀之相關性》發現,工作時感受到頸部及肩膀的越費力的人,他們越容易有疼痛的症狀,其風險可高達5.49倍。
這是場大型的研究,長達10個月的實驗中,一共有853位受試者參與本實驗。在一開始時先測量受試者的基本資料、疼痛狀況,並評估讓人體工學專家確認他們的工作環境,最後也會讓受試者主觀的寫下身體11個部位的自覺用力程度(perceived exertion),包括左右側的肩膀、肩胛骨區域、前臂、手腕、手掌以及脖子,以0-14分來表示,0分代表非常非常輕鬆,而14分則代表非常非常吃力。
實驗結果發現,工作時自覺肌肉用力程度和這些地方產生的疼痛有很大的相關性。以脖子來說,自覺用力分數5-7分的人(中度)比0-6分的人(輕度)疼痛人數高出1.7倍,而8-14分的人(高度)則比輕度的人高出3.2倍。肩膀的數字更是驚人,中度的人比輕度感受的人高出1.96倍的疼痛風險、高度的人則是多出5.49倍的疼痛風險。手部的疼痛風險則是1.86倍(中度)以及4.41倍(高度)
輕鬆工作已經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除了客觀環境的調整外,主觀的感覺輕鬆程度也很重要,畢竟痛是一種生理、心理共同參與所產生的訊號,如果我們個人心理感覺沒有調整過來,那不管換再多再好的人體工學環境,效果還是有限的。
其他人也看了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登入中
Will Lee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