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悄悄話(三):發明嬰兒配方奶只為襯托母乳的完美?
現代科技的進步,營養科學研究和產業的蓬勃,對於各類疾病和各生命期的營養都有各自的科學論證和闡述,並發展出各階段的營養品、配方奶粉;但是為了鼓勵母親哺育母乳,衛福部禁止一歲以下的嬰兒配方奶廣告與促銷。這個結果導致無法哺餵母乳的母親,也無法獲取充分的配方資訊,甚至更加深有配方奶需求的母親的罪惡感。不少母親在坐月子時一邊擠奶一邊餵配方奶,卻又以淚洗面,彷彿配方奶是毒藥一般。
究竟,嬰兒配方奶的發明,是為了幫助母親,還是害死母親?是為了補充嬰兒的營養?還是只為了襯托母乳的完美?
國家任何的政策都應該像一張網一般,盡可能的支撐與接住所有人民的需求,母奶政策是一項,而近來我關心的營養午餐議題也是其中一項。
在醫院工作多年,照顧許多減重班和肥胖門診的孩子,這些孩子初來乍到時都是沉默又失去自信。除了健康的考量外,肥胖的外觀影響了他們的社交,肥胖的生理狀態影響了他們清晰的思考,我看到孩子們在營養專業的協助下漸漸恢復健康與自信,父母也隨著理解家庭餐食健康的重要,我也因此而理解落實健康飲食不是單向的道路。
孩子們在就學期間,每天有一餐會在學校吃,在部分資源匱乏的地區,學校的這餐可能是他一天中最豐盛的一餐。因此,即使我自己的孩子沒有吃學校的午餐(我會為她們做便當),我依舊接受學校家長們的委託擔任午餐委員,去學校的廚房督餐,為孩子們把關。即使我的孩子沒有吃學校的午餐,我也依照我的教學專業並帶大學生們到學校廚房與團膳公司參訪、給予建議。
我很關心台灣學校午餐的政策與實際供應面是否符合孩子們的需要、是否足以讓孩子們吃得健康、父母安心。也因為如此,曾被有心人在網路上攻訐,甚至夥同律師、媒體主持人揚言要告我,他們指責我:「某位營養系的老師、營養學會的副祕書長,她自己天天幫孩子帶高貴的鰻魚便當,要是覺得學校午餐很好,就讓她的小孩吃學校午餐啊!」
我很氣憤。如同那些精疲力竭、乳房淤青而依舊被指責選擇配方奶的母親們。
「我的孩子吃什麼,輪得到旁人指指點點嗎?」
回首自己剛成為母親的那段路,即便我自己在醫療單位工作、也在營養專業上有所學習,但回想當我將成為母親那刻的膽顫心驚,手足無措,至今仍歷歷在目。
我們需要專業的知識,現階段台灣少子化已經是國安議題,生育率全球最低也是不爭的事實,任何對於婦幼健康、營養、醫療、教育相關的政策,都不容被消費與惡意的嘲弄。期許未來的台灣,所有的母親都能抬頭挺胸地為自己、為孩子做選擇,不論是選擇母奶或配方奶、選擇營養午餐或是媽媽便當,都可以是出自於母親的自由意識。
文章出處:《吃出影響力:營養學家的飲食觀點與餐桌素養》
如果想看更多,歡迎前往追蹤 吃出影響力-營養系劉沁瑜老師 FB 喔!
其他人也看了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登入中
劉沁瑜 教授
作者
劉沁瑜教授擁有十年醫學中心工作經歷後,在大學從事研究、教學,並擔任考選部命題委員。她是少數接受完整臨床營養醫學訓練、具有豐富臨床實務經驗並能進行臨床與基礎研究的學者。在社會實踐方面,她強調實證醫學和科學論證的營養照護觀點,同時也積極參與營養與食品安全相關政策制定、創新創業以及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計劃。 獎項與榮譽:輔仁大學教學績優獎、教學成果獎勵、優良導師獎以及百萬產學合作獎勵等。 著作:《吃出影響力》(2020),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