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總是脖子痛?可以治療也可以預防
原來脖子痛可以預防的!
關於脖子痛,會根據時間、疼痛的模式、機制來分類。
以時間分類,可將脖子痛分為
-
急性期:疼痛時間長達 6 週。
-
亞急性期:症狀時間持續 6~12 週。
-
慢性期:症狀時間超過 12 週。
當疼痛超過六週並未減輕,就會發展成慢性疼痛,大約有一半的個案會在一年內完全復原,但約有 50% 的個案在五年內復發,或偶爾有不適的狀況發生。
而疼痛以及不適感拖的越久,個案預後的時間延後,且不適感及疼痛負擔增加。因此疼痛真的不要拖呀!
以疼痛的模式、機制來分類,脖子痛分成
-
明確成因的(specific):可確定的病理成因,像肌肉拉傷。
-
神經性(neuropathic):原因為週邊神經的壓迫或損傷。
-
沒明確成因的(non-specific):找不出受傷的組織或沒辦法確定受傷原因,像慢性下背痛。
-
創傷型(traumatic):像是車禍常見的揮鞭症候群。
什麼會造成脖子痛(Risk factors)?
先前的研究針對 18~29 歲的年輕人,統計出來了下列因子(舉較前排名):
-
BMI 大於 30 kg/m2
-
經濟狀況有高度壓力
-
婚姻狀況
-
電腦工作者,工作超過四小時未休息
-
電腦螢幕高度未受調整
-
鍵盤位置太靠近身體、或太高
-
不適合、奇怪的坐姿
-
維持工作姿勢太久
-
工作上動作變化少
-
肌肉張力(高敏感)
-
有過脖子痛
-
壓力
-
下背痛
而脖子痛是可以預防的唷~根據研究統計,相較於毫無運動以及預防(重視姿勢、人體工學)的人比,發現日常有在訓練、有氧運動、重視人體工學,能夠有效降低自我覺察脖子、肩膀、上背疼痛的風險!
治療端可以做什麼?
物理治療的部分,目前研究(moderate-quality evidence)來說,對於急性期的部分脊椎徒手治療、個案衛教;而亞急性、慢性期來說,穩定控制運動以及肌力訓練能夠有效的改善頸部功能,以及減輕疼痛。
因此很常落枕、肩頸疼痛的朋友們,或對自己的辦公環境有疑惑,需要調整的,都非常建議找醫師、專業人員以及物理治療師討論諮詢唷~
參考資料:
- Fandim JV, Nitzsche R, Michaleff ZA, Pena Costa LO, Saragiotto B. The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neck pain in adults. Pain Manag. 2021 Jan;11(1):75-87.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登入中
物理治療師 王文妤
作者
王文妤 Amber Wang 物理治療師|分享專業知識擅長物理治療、運動傷害、專業分享、動作控制、長者物理治療、淋巴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