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長,就是為了等待自我覺醒的那一刻
覺醒就像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對生命的了解與認識裡累積一點一滴的覺察、對自己的寬宏,直到有天累積成一股發自內心的巨大力量,那一刻就是覺醒的開始。
每個人詮釋覺醒的方式是不同的,對我而言的覺醒則是:從那一刻起,終於體認到自己擁有自由意志。擁有決定的力量,可以理解與看懂過去,而不被過去的經驗困住;也有能力活在當下,做出與過往和慣性不同的選擇,進而翻轉自己的未來。
所以覺醒是很有力量的,覺醒是清明的。因為很清楚自己的狀態,而非困在無明當中,覺得自己的人生被人控制;或是覺得自己的人生被人所害,才會失去力量,只能束手無策地坐困愁城。
那要怎麼做才能迎來那一刻,才能走到那裡「做自己」呢?就從覺察開始吧。
可以開始去思考與反芻:
為什麼自己會這麼想呢?
為什麼自己有這個感覺/情緒?
為什麼自己有這個舉動/行為?
先從可以觀察的地方開始,再從過往的關係互動和經驗,去探討人我狀態,像是:
為什麼自己總是難以融入人群?
為什麼自己好像容易被討厭?
為什麼自己經常被使喚/要求?
然後,也可以開始回到自己身上,去理解自我經驗,像是:
為什麼自己總是對自己很苛責?
為什麼自己經常看不起自己?
為什麼自己總覺得自己是對的?
親愛的,這些問題別人不一定能幫忙回答;即使別人說了,也不一定會接受。那難道心理師就有能力講對嗎?我想也不然。
我們只能從知覺與故事理解行為脈絡和模式,不斷、不斷地促進你的覺察、微調、再覺察、再微調;直到你累積了足夠對自己的理解,直到對自己行為處事產生信任;直到有一天,可以對自己說:
「走吧!做吧!你可以選擇!因為你是自由的!因為你是被愛著的!」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作者
愛心理創辦人,心理作者,企業講師,具備國際MBTI施測師證照。擅長將心理學融入生活與企業管理中,致力於推動心理、情感與家庭教育,更期盼幫助每個人建立心理健康的觀念。從2014年創立愛心理以來,規劃了超過410場的講座或工作坊、也在外舉辦了四場以心理師為主的讀書會、以及幫大專院校規劃半年度的生涯規劃課程。歡迎追蹤她的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loewu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