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會讓肌肉不見了!物理治療師告訴你為什麼下背痛不要拖
下背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會因為生活方式、工作型態、族群、運動傷害、創傷等導致,引起的下背痛症狀若不正視,可能會變成慢性下背痛。而這些人的力量、肌耐力、組織、肌肉活化狀態都會受到傷害,也由於這些原因脊椎以及軀幹穩定都會受影響。
研究發現,造成慢性下背痛的生理原因之一,為當椎間盤因環狀撕裂以及退化性椎間盤的神經生長因子,增加了發炎物質以及和傷害因子,增加了椎間盤的敏感性。
能夠保護我們的脊椎莫過於軀幹肌群了,軀幹肌群的共同收縮(co-contraction)在維持軀幹是主要的關鍵,腹橫肌以及多裂肌為主要深層肌肉作為腰椎穩定,而淺層的豎脊肌主要負責脊椎動作,這些動作都跟骨盆前後傾、腰椎活動以及穩定都是有關的。

而在疼痛急性期,肌肉會產生脂肪浸潤(脂肪進入肌肉組織,被認爲是退化的象徵)、肌肉尺寸變小、脂肪組織堆積,而亞急性期肌肉會從 I 型慢肌纖維轉成 II 型快肌纖維,而纖維化(膠原結締組織取代正常肌肉組織)以及脂肪浸潤的狀態持續進行,最後慢性期則會出現肌肉萎縮(肌肉和肌肉細胞的橫截面積減少)、但纖維化以及脂肪浸潤的狀態持續。

對於這些下背痛的個案,研究發現組織來說,針對腰椎多裂肌以及腰椎脊旁肌,健康組的脂肪浸潤比例 <10%,而下背痛組的脂肪浸潤大約 10-50%,而有椎間盤突出組脂肪浸潤 >50%,而在性別來說,女性比也高於男性。
而在椎間盤突出組發現,疼痛持續的時間和脂肪浸潤呈正相關,但疼痛表現與脂肪浸潤的狀況沒有直接關係。

先前研究也發現,骨盆後傾的角度下降也會提高下背痛的機率,而骨盆後傾的動作,與腹橫肌、腰椎脊旁肌、L2-L5 的腰肌(Psoas)的活動有顯著的相關性。
從研究可以發現,慢性下背痛以及椎間盤突出,都會有大比例的脂肪浸潤以及肌肉萎縮的狀況,因此對於這些有腰痛以椎間盤突出的個案,物理治療以及運動介入則是不可或缺的!
參考資料:
-
Yazici A, Yerlikaya T, Oniz A. Evaluation of the degeneration of the multifidus and erector spinae muscles in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and healthy individuals. J Back Musculoskelet Rehabil. 2023;36(3):637-650.
-
Polat M, Demirsoy N, Tokgöz N. Association between abdominal muscle activity and lumbar muscle morphology, and their role in 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Musculoskelet Neuronal Interact. 2022 Sep 1;22(3):375-384.
想看更多,可以到 物理治療師 Amber 的 IG 帳號 唷!
其他人也看了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登入中
物理治療師 王文妤
作者
王文妤 Amber Wang 物理治療師|分享專業知識擅長物理治療、運動傷害、專業分享、動作控制、長者物理治療、淋巴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