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快檢視改進,造成身體這裡痠那裡痛的三個居家爛姿勢(下)
各位是否常常這裡痠那裡痛?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習慣的「爛姿勢」造成神經壓迫。〈趕快檢視改進,造成身體這裡痠那裡痛的三個居家爛姿勢(上)〉介紹了前置頭這個爛姿勢,今天還要介紹剩下的兩個爛姿勢,趕快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這樣不好的姿勢喔!
圓肩(Round shoulder)

這是胸椎過度後凸、肩胛骨前傾、肩胛骨前引、盂肱關節內轉這幾個動作的合體技,通常是接續前置頭而來的爛姿勢,或者是站姿習慣凸肚向前,而身體為了平衡重心而做出來的動作。可想而知這是個容易「胸椎椎間盤突出」的動作,這有多嚴重上面也有提到了,只是胸椎神經因為支配的是整個胸廓、背部,所以當壓到支配心贓周圍感覺及肌肉區域的神經,可能會出現類似「心肌梗塞」的「揪心感」,常常讓很多人誤以為自己心臟快不行了。而胸椎也是交感神經密集度很高的地方,不慎壓迫會造成諸多「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心跳莫名加速、心情莫名浮躁、冒汗、腸胃症狀等。
一個簡單的自我檢測概念是:當你的心臟症狀是「無時無刻」都是如此,不會因會做某些動作而影響,那有可能就真的是心臟問題;但如果你會因為胸椎動作而產生症狀強度上的差異,並伴隨著動作上的限制、感覺卡卡的,就很有可能是胸椎椎間盤突出。不過還是建議找信任的專業物理治療師做評估,至少確認問題,避免過度拖延影響病情。
再來是肩胛骨的位置,因為長期處在不正確位置,肩胛骨的肌肉控制變得困難,有些甚至因為長期不動而有無力的現象,這些都容易造成「肩夾擠症候群」的產生。此外肩胛骨前方連接肋骨的「胸小肌」會因此變緊變厚,容易壓迫底下的「臂神經叢」造成「胸廓出口症候群」。
平背(Flat back)

腰椎正常情況下應該是要有「前凸」曲線的,但我們總是懶的用力維持,結果這個曲線漸漸消失變的平坦,甚至可能反向變成後凸,這一樣會面臨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的窘境,多嚴重就請看上面囉!這裡要多講的是連帶影響的骨盆歪斜。

當腰椎變的平坦,骨盆會呈現「後傾」,就是肚子凸出的站姿,這個狀態會讓「大腿後肌變緊」、「腹肌變緊」、「股四頭肌無力」、「背肌無力」。久而久之骨盆會被「鎖在」後傾狀態,腰椎的曲線就更難回去,無力的下肢還會讓膝關節變得不穩定,長期如此,「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風險就增加,結果就是導致不可回復的病痛......
「抬頭挺胸!不要彎腰駝背!」這句話老爸老媽應該講到爛掉了對吧!今天就是把這句話變成知識傳授給各位,希望各位能真的被貝克「嚇到」而開始注意自己的姿勢!
然而當你已經發生這樣的狀況,自己能做的就是:放鬆緊繃的,訓練弱化的,再透過關節活動讓關節能盡可能復位。但如果已經產生相當嚴重的症狀,請一定要盡早就醫評估,在可以處理的範圍內,物理治療師會透過徒手的方式矯正關節、放鬆肌肉,教導如何強化許久沒用的肌肉,但無論如何還是要自己能持續避免爛姿勢的產生,讓它不再滋事!
其他人也看了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登入中
物理治療師 物治貝克
作者
健康的生活從閱讀自己的身體開始,物理治療師便是你一路上的良師益友。在臨床工作7年的貝克,期望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將人體這本讀不完的書分享給你,再讓我們一起用最簡單的方式建造名為健康的道路。Beck to the bas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