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歲以上注意!預防勝於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原因與鑑測認定(上)
人體的骨骼在 30 歲達到高峰後會開始逐年下降,而停經後女性的鈣質更像是分手的情人,一去不回頭。要如何預防骨質疏鬆呢?以及需不需要做骨密度檢查呢?
什麼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 osteoporosis 指的是當人體的礦物質大量流失時,會使骨頭中的「鈣質」離家出走至血液中,骨骼會因為「密度」下降,而變得結構鬆軟,不堪一擊,稍微一點外力都有可能使骨骼斷裂,骨折後續引發的影響輕者疼痛、影響行動與生活,嚴重者可能造成殘疾或甚至死亡。而骨質疏鬆在骨折前沒有任何症狀,是沉默的健康殺手,骨質一旦流失後便很難完全恢復,所以必須及早存骨本與預防。
骨質疏鬆的原因
人體的骨骼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曲線,20~30 歲時會達到高峰,40 歲之後的骨質密度,男性以每年 0.3%;女性 0.5% 的速度,逐年減少下降,其中停經後的女性會以 2~3% 的速度加速流失(缺乏雌激素)。

常見的骨質疏鬆
-
停經後的骨質疏鬆症
-
老年性的骨質疏鬆症(常見於 70 歲以上的老人)
這樣看來不是女人,也不是老人的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實際上骨質疏鬆發生的原因除了「不可控制」的退化因素外,還存在著「可控制」的危險因子。
-
不可控制因素
-
女性
-
年齡
-
更年期/停經
-
身材體格矮小者
-
-
可控制因素
-
鈣質攝取不足
-
菸(維生素 D)、酒、咖啡因素
-
運動量不足
-
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
-
長者
-
停經後女性
-
骨折病史者或家族骨折病史者
-
酗酒者
-
抽菸者
-
體重過輕者
-
鈣質攝取不足者
-
缺乏運動者
骨質疏鬆的檢測與認定
骨質疏鬆的檢測方法有很多,世界維生組織以檢測結果 T 值建立了診斷的標準。

T 值 |
分級 |
建議 |
0 以上 |
骨質良好 |
|
0~-1 |
骨質正常 |
|
-1~-2.5 |
骨質流失 |
|
-2.5 以下 |
骨質疏鬆 |
|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維力骨科 維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