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腰背痛!原來疼痛位置可以看出可能疾病?
大家說的腰酸背痛,上背痛、中背痛、下背痛、腰痛,在骨科其實都屬背痛,因為界定與用語不同,所以常常會混亂不清,今天就來區分什麼是腰痛?什麼是背痛?而這兩個地方痛只是單純是筋骨問題嗎?還是另有隱情?

什麼是腰痛、背痛?
骨科醫師以解剖學區分,以「脊椎」作為分界,分為頸椎、胸椎、腰椎、薦椎。一般大家認定的「背痛」,骨科醫師稱為上背痛,範圍是胸椎第一節至第十二節;而「腰痛」骨科醫師稱為下背痛(英語:Low Back Pain),範圍是腰椎第一節至腰椎第五節。
俗稱 |
位置範圍 |
解剖學定義 |
背痛(膏肓痛) |
胸椎 1~12 節 |
上背痛 |
腰痛 |
腰椎 1~5 節 |
下背痛 |
為什麼腰酸背痛?
引起腰酸背痛的原因有很多,多數的腰痛、背痛多為機械性病因引起,但由於脊椎周圍的組織與臟器相當多,有時可能是多重病因引起,也可能會出現轉移痛,除了臨床檢查有時可能需要透過 X 光、超音波、核磁共振等確診病因。腰痛、背痛病因可分為 3 類。
-
結構問題 97% 由動作引發的疼痛:
多數的腰痛、背痛屬於這類,包含骨骼、肌肉、神經異常等,醫學上又稱機械性疼痛。特色是動作或姿勢後產生疼痛,例如搬重物閃到腰,致使肌肉拉傷導致的腰痛。
-
發炎問題 1~2% 由感染、發炎、免疫系統引發的疼痛:
此類為發炎性的疼痛,通常是在身體不動一陣子後產生疼痛,例如早上睡醒後較為疼痛,活動後疼痛趨緩的僵直性脊椎炎、發炎性關節炎等,癌症腫瘤的轉移痛也會有此現象,須特別留意是否同時有體重下降的問題。
-
臟器問題 1~2% 由臟器引發的轉移痛:
若伴隨者噁心、想吐、發燒等症狀可能為臟器引發的轉移痛,如胃炎、腎結石等。
結構問題 97% |
發炎問題 1~2% |
臟器問題 1~2% |
動作後疼痛 |
沒動較疼痛、合併症狀 |
合併症狀 |
骨骼、肌肉、神經 |
感染、發炎、免疫系統 |
臟器引發的轉移痛 |
|
|
|
腰痛、背痛位置與可能疾病
上背痛 胸椎 1-12 節 |
上背 |
肺臟疾病,肺栓塞、肺炎、支氣管炎、肺癌轉移 |
心臟疾病,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 |
||
中間 |
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骨刺 |
|
下背痛 腰椎 1-5 節 |
下背 |
腎盂腎炎、胰臟炎、腎結石、子宮內膜異位 |
腰臀 |
腰椎滑脫、梨狀肌症候群 |

需特別留意癌症的合併症狀
-
肺癌: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吞嚥障礙、咳血、體重下降。
-
肝癌:黃疸、腹水、食慾不振、腹痛、腹瀉、體重下降。
-
胰臟癌: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體重下降。
腰背疼痛是很多癌症的警訊,尤其胰臟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發現後已是中晚期,存活率不高。一般的機械性疼痛會在換姿勢後得到緩解,但癌症因為是腫瘤,喬姿勢並不會改善疼痛。目前研究已證實慢性發炎會使罹癌率上升;與此同時癌症腫瘤也會促使發炎反應。
所以疼痛不要忍!避免釀成慢性發炎與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維力骨科 維力
作者